《游岳阳楼记》关键词:性灵·散文之理性基础上的情感抒发·引人泪下的洞庭湖
1.此文为明代袁中道所写,和《登岳阳楼记》同样都是游岳阳楼,但写法有很大不同。
2.文本分为两段,第一段写景,第二段由景入情。分工明显。
3.写景,作者主要写水,辅之以山,也通过水来引出岳阳楼,通过水来衬托出岳阳楼景之壮观。
写景尤其写水时,将水人格化,使得水有了鲜活生动的形象。如“不敢与之争”、“九水愈退,巴江愈进”。
4.写情时,通过自己的游览引出。从白天到榜样,景色渐变,由风日清和到午风渐进再到猛风大起,作者的情感也由“意致闲淡”到“愀然以悲”。整体变化有序,描写有层次,自然而然,不会有突兀之感。
而后作者解释自己为什么悲的原因,这时候他写滕子京和自己进行对比,指出自己的悲才是真正的悲,没有知己,也没有为国家所用。是“真可哭也”!
因为有了这样的比较,使得情感的抒发更具有感染力,才让我更自然和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
同时,作者直接指出滕子京“有何可哭”,而自己“真可哭也”,又让我感受到他的真性情。
5.文章语言上骈散结合,读起来很有节奏感。
6.教授指出了散文和诗歌的区别。
诗和散文最大的不同就是诗的形象不是照抄现实的,而是把现实的某一特点加以变异,而散文则相反,以写实为优长,写实就是把具体的差异强调出来,这一点游岳阳楼记就很明显。范仲淹的《登岳阳楼记》还相对有点概括了。
7.散文抒情的特点在于,首先散文的抒情是建立在现实性的描绘基础之上的,其次其感情是不单纯的,而是有过程有动态变化的,比如我刚刚分析的第2段的情感的变化,而且人物的情感也是随着具体的景色而不断变化的。
8.这种敢哭敢笑,在封建道学至今至此,自持自持、喜怒不形于色的时代,明清小品作家敢于表述自由的性灵,正是其可爱可贵之处。
“性灵”一词很准确,我由此明白了点性灵派,性灵散文的意思了。
9.袁中道在散文创作上放任个性的追求,从他的地位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都有点不敢不怕惊世骇俗的勇气。
10.教授指出,猛风大起,湖浪奔腾,而且又是和水波很贴近的情况下,不像杜甫,范仲淹以登高远眺的姿态来引发感觉是为自然现象而哭,把这贸然与为个人政治遭遇而哭,联系起来是不是有点生硬,是值得考虑的,用这样生硬的联想表现自己敢哭敢笑,是不是有足够的真诚更是值得考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