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樊登讲论语》的三十而立

读《樊登讲论语》的三十而立

作者: 李羽姝 | 来源:发表于2023-04-02 22:30 被阅读0次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上面这段话是大家特别熟悉的,很多时候我们自省,就用这段话来对比,查看自己是否做到孔子所说的标准。

对于这段话,我们理解是否和孔圣人的理解相同,就不得而知了,我想各自理解各有其义吧。

今天读了樊登老师的理解,我很认同老师的解读,故在此记录其观点,以便借鉴。

樊登老师认为孔子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指孔子到了十五岁这个年龄才真正懂得了学习的目的,领悟到了学习的乐趣。

对于“三十而立”,樊登老师用了这样一个现象来理解,他说:“孔子在三十岁时,就被人问礼。很多人向孔子请教,问孔子这件事应该如何处理,那件事应该怎样应对,这说明孔子到三十岁时已经自立了,有了自己的专长和立足之地。”

“四十而不惑”这句话的分歧比较多。有人认为这代表此时的孔子已经活明白、活通透了。

樊登老师认为“不惑”并不是“不困惑”之意,而是不惑于外物的意思人在四十岁以前,经常被外在的事物吸引。比如很多年轻人在找工作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工资。

“四十而不惑”,代表着人生到了一个这样的阶段:不再被外在的物质所牵绊、干扰,做自己该做的事。

五十知天命,我们可能理解为认命,认为可以颓废而漠然。

樊登老师认为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是一种和解的状态。

一个人在五十岁的时候,要能够与自己和解,安安稳稳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内心平和,不再与自己较劲,不再痛苦,不再怨天尤人。

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不被外物羁绊;到了五十岁,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和欲望,让自己宁静从容;到了六十岁,境界则更高。

“六十而耳顺”,“耳顺”的意思是不论别人在你面前说多难听的话,你都能听到其中有道理的部分。比如,孔子被人说“累累若丧家之狗”,这话多难听啊,但孔子听了完全不恼,反而觉得太形象了。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一个人很自由的状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也不会违反社会规则。

一个活得通透的人,会发现法律、道德、伦理、礼法,不是束缚自己的,而是保护自己的。所以他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此每天都活得很畅意,能够自得其乐。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我则是五十方志于学,然后能不惑,能知天命,能耳顺,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习之!乐之!

相关文章

  • 幸福是一种能力

    带着学生读《论语》两年了,对于论语的认识还是停留在表面,昨天听了樊登读书“樊登讲论语:学而”,对论语有了进一...

  • 随笔

    2012.12.05. 邹永致 最近在樊登读书听樊登讲《论语》,感觉真是受益匪浅。 《论语》是一部极为重要的传...

  • 听樊登讲《论语》

    从2月24日起到现在,我忙里偷闲,用了11天时间,听完了樊登老师讲的共128讲《论语》内容,并且做了简要的摘抄。 ...

  • 学樊登讲《论语》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又名曾参,他是很笨的一个人...

  • 樊登老师讲《论语》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问:什么是重,如何做到重? 答:安稳、踏实。...

  • 《论语》的影响力

    今天听樊登讲《樊登讲论语:学而》。 2014年,我曾把《论语》通读了三遍,大约背下了四分之一的内容。2018年,参...

  • 一起读《论语》吧(1)

    请了位老师一起读—— 《与樊登读论语》视频笔记 为什么读《论语》? 1:几乎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所有烦恼 2:...

  • 《丧家狗》能否寻找到港湾

    最近在读李零老师的《丧家狗》,是通过樊登老师的樊登读书节目介绍的。樊登老师在提到这本书时,讲的是他去读《论语》时的...

  • 学论语

    樊登老师组织0元读论语,每天读论语,讲解论语,然后打卡,花399元参加,如果能够做到每天坚持打卡,那么399元全部...

  • 樊登讲论语

    今天开始看《论语》,读的版本是《樊登讲论语》,它比较贴近现实生活,樊老师把论语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看起来通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樊登讲论语》的三十而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ar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