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学生读《论语》两年了,对于论语的认识还是停留在表面,昨天听了樊登读书“樊登讲论语:学而”,对论语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其中一条,樊登在讲的时候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对幸福的理解。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这句话太有智慧了。这里“不仁”的人,不可以久处约,也不可以长处乐。
之前听过他的一本书《幸福的方法》,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能够幸福。书中讲过溺水型人格的人,溺水型人格的特点就是他每天都好像被人摁在一个水缸里边一样,说你忍着点,过了这段就好了。等你考上大学就好了,等你工作了就好了,等你干吗就好了。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家里边就是传递着这样的价值观,你上了大学,我就不管你了。
其实,幸福是一种能力,而不是痛苦地活在当下,期待着未来的变化。真正的仁者,是通达的。基本上各种事都想明白的一个人。一个人如果各种事都想明白了,而且对外在的环境是敏感的,是能够感知到自己跟他人身上的幸福与不幸的。当你能够有同情心,能够有共情能力的时候,你会发现快乐,可以坦然地享受快乐。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无论生活在泥泞,还是生活在云端,都能安然处之,做真正的仁者,仍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