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镇上读的小学,校园里的房子古朴而气派,虽然连廊粗壮的柱子已经斑驳,却像一部古老的书卷,旧也有旧的韵味儿。
听父亲说,教他的老师大多有一种学者气质,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因各种原因流落于此,这倒成了小镇的幸运。镇上的人们受宠若惊,便倾尽财力为他们建造了这样一所气派的学校,毕竟,没有梧桐,何来慰藉凤凰。
我不知道学校建于何年,也不知道一共来了几批这样的老师,只记得院子里的每一棵老树都能遮住半个院子,泥土地上,也早已踩出无数个坑坑凹凹,这里重叠了多少个人脚印呢?
校长室门前的老树上挂着一个口钟,每逢上学下学,清脆的钟声便响彻整个村庄,老人们说,它是日本鬼子留下的炮壳,纯铜的,后来成了我们的战利品,在村子里回响了一个又一个十年。听着它,家长们知道孩子要上课了,要放学了。就这样,一代代学生从这里走进又走出,走出村外,走向更遥远的地方。
学校大门两侧有一排书店,可租可买,书店的主人也爱看书,什么时候去,店主人都在那儿看书。说也奇怪,小镇上的人们大多是靠种地为生的,在这样的土壤之上,竟还有这么一批爱书的文化人。
后来,老教室被拆了,建成了两层的楼房,校园里的老梧桐树也被砍了,夏天的太阳一晒,热辣辣的,楼房就干巴巴地孤立在那里,门口的书店也没了,霎时间,那些儒雅的老师和爱书的店主人也都不见了,老了走了散了,小镇又彻底成了只有灰尘漫天的地方。
小镇好像丢了魂。
如今,校园的树又长大了,远处一看,满是绿荫,什么时候,镇上又会开几家书店,讲台上,又来一批儒雅的教师呢?
小镇的美,跟书香有关。也许,它马上就会变得更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