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章千古事
(十一)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下里巴人

(十一)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下里巴人

作者: 雅俗共赏Y | 来源:发表于2017-10-26 23:16 被阅读17次

一、成语初识:

拼音:yáng chūn bái xuě

解释:春秋时期“乐圣”师旷所作之曲《阳春》与《白雪》。泛指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阳春》、《白雪》,高曲名也。”

拼音:qǔ gāo hè guǎ

解释:曲调高深,那么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二、成语故事:

年代:战国

主人公:宋玉、楚襄王

情节:有一天啊,楚襄王想要为难一下宋玉,就板着脸问道:“宋玉先生啊,也许你有什么不检点的行为吧,不然为什么百姓们都不称赞你呢?”宋玉看到楚襄王故意为难自己,不但神色不慌张,反而泰然自若地回答道:“对啊,的确是有这种情况呀,希望大王你要宽恕我啊。不过呢,大王你能听我说完下面的话吗?”

“有个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呢,他唱《下里》和《巴人》,全城能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又唱起了《阳阿》和《薤[xiè]露》,全城能跟着他唱的还有几百人;等到最后,《阳春》和《白雪》的曲调响起,全城能跟着他唱的也不过几十个人了;最后这个人使用了更加高超的技巧(“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全城能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啊,越是高雅的歌曲,能够唱的人就越少啊。”

三、以古论今:

宋玉机智巧妙地应付了楚襄王的为难,借助歌曲的雅俗暗示才能的高低。

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越是高深的东西越是不为世俗所了解。当为世人所不理解而嘲笑之时,先不要怀疑自己,再坚持一下,世上没有绝对的对错,或许你只差一步。

相关文章

  • (十一)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下里巴人

    一、成语初识: 拼音:yáng chūn bái xuě解释:春秋时期“乐圣”师旷所作之曲《阳春》与《白雪》。泛指...

  • 七绝•宋玉对问(平水韵)

    文/盛行(原创) 乐透楼台抑羽声, 曲高和寡众多情。 阳春白雪他乡客, 下里巴人入郢城。

  • 关于艺术的哲学思考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大俗大雅,曲高和寡,艺术和生活,扎根人民群众,接地气,,载歌载舞,此间种种,思绪纷乱,想表达的...

  • 2020-03-10

    古往今来的人,都有癖好。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都一样。 只不过阳春白雪的癖好,有时候下里巴人。 下里巴人的癖好,也可...

  • 曲高和寡|宋玉辞赋中的成语典故(12)

    曲高和寡,出自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

  • 她是阳春白雪 却也容得下里巴人

  •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所谓的曲高和寡,知音难觅!

    该典故出自悲秋之祖宋玉的《对楚王问》。 宋玉战国后期的人物,他这个人呢,比较清高一点,也就是思想清...

  •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文学的雅与俗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问题,其实就是艺术的雅与俗问题。阳春白雪是高雅的,下里巴人则是通俗的。 文艺作品是适应人们的精...

  • 2017-06-12

    有过阳春白雪的快乐,也有过下里巴人的喜悦。

  • 下里巴人,阳春白雪

    细读宋玉《对楚王问》 1.原文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一)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下里巴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el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