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社会,宿舍还是大家庭,哪怕是至亲也难免会有生活上的习惯和不同,但是两者不同的就在于有的人能够容纳你照顾你的想法,可有的人却偏要和你作对。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学会以一颗宽容的心态去接纳更多的人和事,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的宽容忍让非但不能获得同样的对待,反而会换来对方的咄咄逼人不知好歹,然后让自己心里也变得不舒服。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有时候会觉得究竟是自己有问题处理方式不当还是别人的不对。可是这种事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和准则,而那个衡量的准则虽然在我们自己心里,却也难免被别人的扭曲和世界的混浊所污染。
对于一个群体来说,你处在其中,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习惯等的不同,有时候很难考虑到每个人的想法顾全所有人。有的人喜欢这样,有的人又喜欢那样。
不是所有人都一样善良,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宽容。
就拿宿舍来说,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和谐融洽,稍微一点小矛盾就能成为导火索,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各自从小形成的观念和接受的教育身边的环境熏陶等的不同,每个人都无法做到相似。就像你喜欢早睡,可偏偏有人喜欢打电话到半夜;就像你喜欢睡懒觉,可偏偏有人一大早起来弄各种噪音;还像你喜欢干净整齐,可偏偏有人把宿舍弄的一团糟。
在这种无法求同存异的环境里,我们始终做不到让每个人满意也同时满意任何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甚至有时候这种感情并不能被称之为友谊,纯粹是一个同居群体而已。
宿舍是你在陌生城市陌生环境的唯一栖息所,是你漂泊在外寻求的一处可以慰藉的心灵之地。然而,这是你的宿舍也同时是别人的宿舍,你有使用的权利别人同样也有,而矛盾之所以的出现就是取决于你们是否能够和谐相处。不过据我所知,这种群体相处模式固然会产生真诚的感情,但虚情假意也未尝没有。
当出现矛盾之后,我们第一考虑的是先学会调整自己心态,尽可能的息事宁人。然而有时候你退一步别人却非得咄咄逼人的前进两步,非要等你低头认输。很多时候我们适度的宽容,站在别人的角度全方面考虑这个问题如何尽量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可是别人却压根不会领情,甚至把你的退让当成软弱然后得寸进尺。
这个时候你心里会很委屈,但聪明如你,必然知道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你懂得宽容说明你懂事,而别人的咄咄逼人恰恰是别人的心胸狭窄。虽然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并在事后尽可能的安慰自己想开,可是心里始终有个坎过不去,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自私还引以为傲呢?
对于一个群体来说,你处在其中,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习惯等的不同,有时候很难考虑到每个人的想法顾全所有人。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无论什么时候,欺软怕硬是人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劣性。就像是领导批评你你无处撒火,不敢顶撞得罪领导,就把气都撒在比自己弱的人,甚至是自己的爱人孩子父母身上。
生活中也司空见惯,有的人你忍他一次两次他就以为是你好欺负,于是变本加厉。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 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同理人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在一开始做某一件事情没被制约,他就以为自己是对的,并且一直这么坚持下去。
所以宽容并不意味着纵容,对于那些自以为是不顾他人想法的人来说,一次两次无所谓,时间长了次数多了会助长他们的劣性,据此放大缺点。而且很多时候,你的宽容并不会换来同样对待,这时候的你要学会理智的看待问题,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对自己好也是对他人好。纵容恰恰会害了别人,让他以为自己这样是对的,以为你不敢忤逆他。
很多事情如果一开始就被遏止,会减少很多深层矛盾的发生。
你懂事你宽容你善良你成熟,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所有人都这样。你善待他人宽容他人,但并不一定意味着世界就对你温柔以待。
可是,世间难得的就是知世故而不世故。不被世界温柔以待,却依然能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
宽容忍让是中华传统美德,但宽容忍让也要有一个度,在适当的准则之下。切勿让无休止无边界的宽容,腐蚀了宽容真正的定义和存在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