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论语》(一)

读《论语》(一)

作者: overspilt | 来源:发表于2018-06-17 23:38 被阅读148次

            上次“读”论语还是在大一语文课上,当时老师布置了一个期中作业,就叫我们选几句你最喜欢的论语中的话,并写上你的见解。当时也没太在意,因为论语在我当时看来是非常专制、封建和落后的, 孔子属于那种只会说大道理的圣人,而且对论语的印象也停留在以前初中语文课“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只要修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知道的。反正语文课嘛,随便糊弄一下就过去了,所以当时只是为了应付作业就随便选了几句写了写。直到现在要毕业的时候,因为在网上看到很多公开课的老师都非常推崇儒家思想,所以当时就买了一套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目前只读了论语和孟子,读完并加上听了一些讲儒家的公开课之后,感动不已,完全改变了我以前对孔子和孟子的看法,孔子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一个非常有真性情的平常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 学而 1)

    孔子说:“学习了各种知识与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不也觉得喜悦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感到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以前初中学的时候,老师说这句意思是学了然后经常复习不也是快乐的吗,当时想圣人果然与众不同,连复习都这么快乐,像我们这样的凡人只会到考试前才会去复习,并且复习过程丝毫不会快乐反而非常痛苦,与我自己的生活经验完全不符。后来才学到,那个习字可以解释为实践或者练习,意思是说学了一些道理然后经常去实践这个道理不也是快乐的吗,这么一想确实是,比如说我自己学了一些知识然后能马上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上并看到成效,确实非常高兴和愉快。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的就是我们学业有成或者为人处事的时候,如果自己并没有被了解或者受到别人的重视,应该不生气不怨人,坦然和自己相处,并持续进德修业。但现实生活很多情况是别人不仅不了解你,你做好事还经常受到欺负,这个时候在孔子看来,先不要难过,好人就应该坚持自己的德行操守,死守自己的“好人卡”,这种坚持就是君子, 易经有一句“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然而大多数人都坚持不了。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 · 子路 20)

    子贡问:“怎样才能算个真正的士呢?”孔子说:“做事时,要有羞耻之心;出国访问时,不辱使命。可算士了。” “请问次一等的呢?” “同宗族的人称赞他孝顺,同乡的人称赞他尊敬长辈。” “请问再次一等的呢?” “说到做到,这种一板一眼的小人物,也可以算最次的士了。“现在的领导怎样?” “噫,这些鼠目寸光的人,算什么呢?”

            “言必信,行必果”这种在我们现代人眼中很重要的美德在孔子眼中不过仅是一般小人物的做法,为什么呢?孟子给了答案“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举个例子,你买了一把猎枪来打猎,这时候你朋友来找你说下个月猎枪借他打猎,然后当时你也答应了,到了下月,你发现你朋友得了抑郁症,你怀疑他可能借你的枪要去自杀,那这时候你该不该借给他?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 雍也 11)

    孔子说:“颜回的德行真好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这种生活带来的忧愁,他却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快乐。颜回的德行真好啊!”

            颜渊是孔门弟子中最好学并且德行最好的一个,他的原则就是活着就很快乐,活着的每一刹那都充满着喜悦,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说的就是我这辈子什么都够了,对万物的需要少之又少,活着就已经具备了我快乐的一切条件,外在的荣华富贵别人所羡慕的一切成就都不在我的考虑之内,人的生命价值绝对超越在这个世界之上,世界于我何有哉?“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说明只要我发现我能做到真诚对人行善,快乐就会由内而发,就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并且这种快乐是不取决于外物,别人也夺不走的。孔子的“益者三乐”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 · 公冶长 10)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他象朽木一样无法雕琢,象粪墙一样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孔子又说:“以前我看人,他说什么,我信什么;现在我看人,听他说,再看他做。因为宰予,我改了过来。”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论语 · 宪问 31)

    孔子说:“不要事先怀疑别人欺诈,不要事先怀疑别人不讲信用,如果能预先觉察到欺诈和撒谎,就是贤人了。”

            宰予就是宰我,言语科学霸,说话能力一流,看来孔子以前也是被很会说话的人骗过,比如宰我,但后来又改了回来,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了儒家就觉得儒家的“仁”就是天真的老好人,然后自己的一片好心傻傻就被别人骗了。确实被骗是刚开始很少避免的,所以孔子后面说能被骗后吸取教训,并且在骗他时能预先察觉到别人在骗他就是贤人了,虽然别人有骗自己的可能性,但我不预先假设别人骗我,真正的儒家是不会那么轻易被骗的,因为在孔子看来“知(智)”与“仁”同等重要。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 · 阳货 8)

    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六种弊病吗?” “没有。” “坐下,我对你说。好仁不好学,弊病是愚蠢;好智不好学,弊病是放纵;好信不好学,弊病是伤害自己;好直不好学,弊病是刻薄;好勇不好学,弊病是胡作非为;好刚不好学,弊病是狂妄。”

            好仁不好学容易被别人骗,孔子在这里希望我们有一个不愚的人格。好知不好学容易自我骄傲,觉得我什么都知道。好信不好学容易不顾原则的对别人下承诺,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好直不好学容易讲话太直,引起别人的不舒服。好勇不好学容易没有节制,什么事都插一脚。好刚不好学容易狂妄自大。所以说学习非常重要,它能不让你走到极端,什么德行都应当有节制有分寸。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 · 卫灵公 38)

     孔子说:“侍奉君主,认真做好分内的工作,然后才想到俸禄。”

            古代的君指的是天子,对于我们现代社会,则可以指上司、老板、长官等。意思就是说如果我现在要去找工作,我应该首先想到的是我对这份工作有什么样的贡献,然后才来决定我的薪水,而不是先决定我的薪水,然后根据薪水再来决定我的贡献。很不幸的,我们现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后者。孔子的教训大概就是我们找工作不要只为了薪水去找,更要考虑跟你要奉献的人生目标是否一致。找工作要找一个好老板,好老板的意思不是薪水给最多的老板,而是对社会对一般人的生活是有贡献的老板。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 · 泰伯 9)

    孔子说:“人民的知识程度可以的时候,就让他们自行去做;知识程度还不行的时候,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不可以做。”

            这句话通常被翻译为:“老百姓你只能让他听你的话,不能让他理解你背后的原因”,于是认为孔子在宣扬愚民政策,这种解释在封建专制时代当然很正常。但有一种断句:“民可[停顿]使由之,不可[停顿]使知之”,意思就是人民可以做的话,就让他们去做,不能做的话,就告诉他们原因何在。其实这段如果你认为孔子的“一贯之道”是为君王考虑不为百姓谋福利的话,这段解释成愚民政策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如果你认为孔子想的是天下老百姓的幸福,就像他称赞管仲不用兵车就能为天下人着想,而并没有用杀戮的方式一样,那他怎么会在这里突然冒出一句违背他“一贯之道”的话?我相信孔子不是宣扬愚民政策的人,所以在这里我采取了另外一种解释。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 · 学而 8)

    孔子说:“君子言行不庄重就没有尊严,多方学习就不会流于固陋。为人处世以忠信为原则,不与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有了过错,不怕去改正。”

            这里的君子应该指的是“立志成为君子的人”,而不是有官的人。“学则不固”表明孔子希望我们学习之后以灵活的智慧来面对人生的挑战而不是固守于某一种策略,“无可无不可”。“无友不如己者”,如果意思是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我们小时候不就是被大人这样教导过来的吗?),要去交比自己优秀的朋友,但对于比自己优秀的人来说,我对他不就是“不如己者”了吗,他怎么会和你交朋友,他去交比他自己优秀的朋友了,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前面说到“主忠信”,自然是交有共同目标志趣相似的朋友,这个目标就是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还有一种解释,意思是没有不如我自己的朋友,每个人都有他可以让自己学习或者改善的地方,从这点讲很符合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精神。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 · 子罕 30)

    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可以一起走上人生正途;可以一起走上人生正途,未必可以一起立身处世;可以一起立身处世的人,未必可以一起权衡是非。”

            这段说明了交友之难,就算你刚开始发现你俩很相似,志趣相同,可到了某个阶段,大家又会对某些问题产生了分歧。比如说我大学期间在一个社团认识了一个志趣很相似的朋友,我当时觉得我们既然一个社团,肯定我们爱好很相似,然后肯定会成为好朋友。可到了后来发现,我们在其他很多方面志趣都不相同,于是就渐渐没有联系了。所以说,同时满足共学、适道、立、权的人几乎是很难找到的。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论语 · 颜渊 23)

    子贡请教交友之道。孔子说:“朋友若有过错,要真诚相告而委婉劝导。他若不肯听从,就放弃劝导,以免自取其辱。”

            孔子这里讲的很现实,朋友之间,“同甘共苦”都容易,一旦意见不同,谁是谁非,如果没有共识的话,朋友关系也毁于一旦,“不可则止”看起来是中止劝谏,难道不也是中止朋友关系吗?所以真正的朋友应该是“道义相期、肝胆相照、荣辱相关、过失相规”。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的话,朋友实在是不多。一般所谓的朋友,常由同学、同乡、同事、同行、同道衍化而来。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论语 · 乡党 15)

    遇到朋友过世而无人料理后事,孔子就说:“我来负责丧葬。”  朋友送的礼,即使是车和马,只要不是祭肉,孔子也不作揖拜谢。

            孔子在这里表现出浓厚情谊,朋友死的时候哪怕费时费力费钱也要成全情义。而朋友送车马,不是祭肉的话,只要合乎情义,就没有必要拜谢,朋友之间不搞虚意客套。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 季氏 4)

    孔子说:“有三种朋友有益,有三种朋友有害。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有益处;与走邪门歪道的人交朋友、与谗媚奉迎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有害处。”    

            突然想到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句话,原文在论语颜渊篇里,这句话其实不是孔子说的,是子夏说的。如果四海之内皆兄弟,那这兄弟到底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 · 公冶长 26)

    颜渊、季路站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说说各人的志向?”子路说:“我希望把自己的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即使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我希望能做到不夸耀优点、不把劳苦的事推给别人。”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孔子说:“但愿老人能享受安乐,朋友能够互相信赖、青少年能得到关怀。”

            子路是江湖性格,认为朋友的情义远重于个人财物。颜渊是考虑自我修养、消除人我界限,很有道家的风范。“无施劳”在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不把劳苦的事推给别人,还有一种是不宣扬自己的功劳,但颜渊一生非常穷苦,四十岁就去世,他没做官也没有什么功劳,所以第一种解释较合理。

            这里终于道出了孔子的愿望或者志向,这三句话分别对应了老年、中青年、少年,哪怕在现在看来也非常先进。老者安之,养老院的概念不就是来自于此吗,在这个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时代,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朋友信之,朋友之间不再是尔虞我诈,从古至今,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还少了吗,就是缺少了信。少者怀之,能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健康成长的前提就是给予足够的关心与关怀,而关怀并不只是物质方面的,而更是来自心理方面的。三个群体中老少是弱势群体,所以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看它怎么对待弱势群体。每个人都年少过,年少的时候很脆弱希望有人来关心照顾;每个人现在都在与人来往,谁不希望对方能信任自己?每个人将来也会老,谁不希望自己将来老的时候也能享受安乐呢?所以说孔子的志向也反映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愿望,这很显然是一种大同境界,很难达到,但并不表示就不努力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 · 学而 15)

    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有却不狂妄自大,这样的表现怎样?”孔子说:“还可以。但还比不上贫穷而乐于行道,富有而崇尚礼仪的人。” 子贡说:“《诗》说:‘修养的完善,如同玉器的加工:要不断切磋琢磨,精益求精。’ 这就是您说的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告诉你一件事,你就能领悟另一件事。”

            子贡说的境界在孔子看来还只是入门的程度,孔子认为穷困时还能坚持自己的志向,并且还能感到快乐,境界就很高了。富有的时候不仅要不骄,还要爱好礼节。 现在的富人有多少能富而好礼的,富而无礼的倒是很常见。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 为政 3)

    孔子说:“以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为耻;以道德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不仅遵纪守法,而且还能走上人生正途。”

            格在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正也”走正道,一种是“至也”越走越好。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光靠政刑(法治)是行不通的,还必须得加上德制与礼制。当然,德制与礼制需是一种制度来约束人民,因为这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比如说排队,如果不排队,大家挤来挤去都上不了车,如果光靠自己修养,也就是只有自己排队别人不排队这也不行,所以排队需是一种规范制度而不仅仅是内心自我要求,因为这对大家都有好处。大多数人只有在利益不受损的情况下才显得自己有礼貌,道德比较高尚。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 · 八佾 15)

    孔子进周公庙,对每一件礼器与摆设都要发问。有人说:“谁说孔子懂礼呢?进周公庙,什么事都要问。” 孔子听后,说:“问清楚行礼的细节,这就是礼啊。”

            这里看出了孔子是个十分慎重的人,对什么事情都要一再审之。懂得提问的人说明他能从不同角度看事物,然后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质所在。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论语 · 八佾 18)

    孔子说:“对君王完全遵从礼制的规定,别人以为他是在谄媚讨好。”

            这里看出孔子那个时代已经到了礼坏乐崩的程度了,知道这种礼并且能实践这种礼的人已经很少了,所以事君尽礼反而被别人看作是一种做作讨好。我突然想到大学上课时,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其实是非常少的,以至于下课时,有同学经常去问老师问题,然后有时就会被认为是讨好做作,是为了在老师面前表现乖巧多露个脸加深印象然后平时打分就会比较高,为什么就不会认为他确实是不懂这个问题,然后很有礼貌的向老师请教问题呢?从这个角度看,会觉得孔子比较保守,但是放弃礼制的规定,所有的礼制变得可有可无,那稳定的社会秩序又从何而来?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 · 八佾 26)

    孔子说:“身居上位而不宽大,举行礼仪而不恭敬,参加丧礼而不悲哀,这种人我要怎么看他呢?”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 · 里仁 13)

    孔子说:“能以礼貌谦让的态度治理国家,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的呢?不能以礼貌谦让的态度治理国家,又能用礼做什么呢?”

            进一步说明孔子重视礼节,但礼节背后的真实情感往往才是礼节的初心。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 颜渊 1)

    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不论什么时候,只要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天下人都会肯定你是走在人生正途上。走上人生正途是完全靠自己的,难道还能靠别人吗?” 颜渊说:“希望指点一些具体做法。” 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也要努力做到这些。”

            颜渊是孔子学生中最好学的一个,也是德行科学霸,最好的学生向老师请教最核心的思想,所以老师的回答想必是非常重要的了。但后来的人都把“克己”解释成克制自己,表示自己是一个欲望很多问题很多的生物,但后面又说“由己”,这个自己又变成好的了,此为矛盾一。并且说克制自己对颜渊太不公平,因为颜渊是孔子学生中最没欲望的,这不符合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此为矛盾二。孔子的话里不应有这两重矛盾,所以在这里“克”解释成能够是比较合理的,比如说《大学》里“克明德”的克就是能够的意思。孔子回答颜渊“仁”的概念表示化被动为主动是行仁的关键,我们小时候都是被父母被老师教要这样要那样,我们照着做是被动的,哪一天我们觉悟了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规范,哪怕外面礼坏乐崩,那就是人生正路。所以说孔子的思想是从自我觉醒开始。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 · 泰伯 2)

    孔子说:“一味谦恭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流于劳倦;一味谨慎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显得畏缩;一味勇敢行事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闯祸;一味直言无隐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尖刻伤人。如果领导能真心爱护亲属,则百姓就会崇尚仁爱;如果领导能真心爱护故旧,则百姓就不会冷漠无情。”

            恭、慎、勇、直都是好的表现,但不考虑到礼的节制就会陷入极端,后果难以预料。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论语 · 子罕 3)

    孔子说:“用麻布做礼帽,是以前的规定;现在都用丝绸,比较节约,我随大众。在堂下拜见君主,是以前的规定;现在都堂上拜,没有礼貌。虽然违反大众,我还是赞同在堂下拜。”

            这里可见孔子对于礼的执着,说明孔子对于流行的东西是持观望考察的态度,而不是盲目跟随大众。如果违反了礼的规范,哪怕是违背大众的一般做法,也要坚守礼,这样可能会被别人认为“谄媚”,但这也无法避免,不过儒家向来是不在乎别人能不能理解自己(“人不知而不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别人能理解自己更好,不能理解自己我也不怪罪你。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 · 雍也 27)

    孔子说:“有志成为君子的人,广泛学习文献知识,再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不至于背离人生正途了。”

            在封建专制时代,“弗畔”容易被解释成背叛自己的国家,这样解释的话,君主觉得就可以用这句话来笼络读书人,只要读完论语就不会反叛自己的国家。这里的“畔”其实是叛道的意思,孔子认为应以正道服侍君主,如果不是正道,大可以离去或者背叛,“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 · 乡党 12)

    马厩烧了。孔子退朝回来,问:“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

           这种临危的时候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修为,孔子在这里展现出重人轻马,一方面古代是阶级社会,如果马厩失火,受伤的可能是马车夫,佣人,在古代,地位低下的人死了没人管,人命不值钱,人权毫无保障。另一方面,马非常贵重,“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一个国君死的时候只谈马,说明马是一种财富,古代贵族之间问马就相当于我们现代社会富豪之间问超跑问私人飞机。但对孔子来说,只要是人都和我一样,生命的价值是一样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那个年代就有这样生命平等的意识,并且以人为贵,并不是说马不重要,而是说马不能和人一视同仁,可见孔子人文精神的伟大。人的力量有限,你不可能爱所有的一切,那等于谁都没爱,儒家的考虑就是先爱和我一样的人,行有余力,再去爱其他的动物.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 · 述而 32)

    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就必定要他再唱,然后自己跟着唱。

            孔子如果在现代社会的话,肯定是 KTV 的常客,和音技术超好,麦霸级别的。从这里我就开始觉得孔子不再是整天教学生讲书的老师,而是一个在生活中自得其乐的平常人。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 · 八佾 3)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礼法有何用?音乐有何用?”

            没有真实情感的礼和乐是没有用的,比如唱歌,如果不带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而只是跟着调来唱,估计效果没那么好。对于服务业,如果只是职业性的机械性的说出“欢迎光临”,我相信没多少人会喜欢的,光会演戏而内心没有实质的情感,所以说有没有诚意在里面是一个关键。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 子罕 26)

    孔子说:“军队的统帅可以被夺走,一个平凡人的志向却不能被改变。”    

            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深意,其实说明了每个人都要替自己做主,只要自己打定了主意,这个主意不管是做事做学问经商也好,哪怕军队来了世界毁灭了,都不能夺走你的志向。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 · 里仁 3)

    孔子说:“只有行仁者才能够做到喜爱好人,厌恶坏人。”

            从这里看出孔子认为的仁者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老好人,所谓的看什么人都顺眼,觉得什么人都对,没有脾气没有自己标准的人。事实上,好人是一个做好事的人,好与坏体现在行为上,好人同样能做出坏事,坏人同样能做出好事。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 · 雍也 22)

    樊迟请教什么是明智。孔子说:“专心做好为百姓服务的事,敬奉鬼神但是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可以说是很明智了”。他又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行仁的人先努力辛苦耕耘,然后才收获成功。”

            孔子对于不同学生所提出的同样问题,答案往往不同,哪怕樊迟先后三次问仁,答案也不同(参照颜渊篇22和子路篇19),表明孔子对于学生的问题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在这点孔子不但因材施教,并往往根据提问者当时的处境或者具体的目的不同而对症下药。

            孔子对于鬼神的态度是保持一种距离,并不是要否定或者怀疑鬼神,而是提醒人们不要“不问苍天问鬼神”,对鬼神不应该有谄媚与求福之心,“务民之义”表示尊敬鬼神的同时应报有人的责任意识,这样就算做明智。

             “仁者先难而后获”,简单来说就是要想得到别人的好,首先必须自己要付出,不求回报,人家感受到了你的好,自然就会回报你。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 卫灵公 9)

    孔子说:“有志者与行仁者,不会为了活命而背弃人生理想,却肯牺牲生命来成全人生理想。”

            孔子讲“杀身成仁”,孟子讲“舍生取义”,当然是讲的极端状况,英文讲 worst case scenario,到了最极端状况,有些人是肯冒着牺牲自己的生命危险来成仁,但大多数人都接触不了那样的情况并且也做不到。虽然每个人行仁的方式不同,有些人是牺牲性命,有些人打电话帮你求助,有些是安慰别人表达同情心等等,但每个人尽心尽力来成仁是关键。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 · 里仁 5)

    孔子说:“富有与尊贵,是每个人都想要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加于君子之上,他是不会接受的。贫穷与卑微,是每一个人都讨厌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加于君子之上,他是不会逃避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人生正途,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君子不会有片刻的时间脱离人生正途,在匆忙急迫时坚持如此,在危险困顿时也坚持如此。”

            孔子很明白一般人的好恶,问题在于是否为此不择手段,也就是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后面讲既然贫贱是每个人都不想要的,那为什么又会有“得之”的问题?原因在于“得之”并非自己主动争取的,比如说天下大乱无道,以致于君子走投无路陷入贫穷,这种结果就是“不以其道得之”。

            孔子两次困于匡与困于陈蔡之间,然而他并没有像一般人所想的“既然社会对我不仁,我也对社会不义”,他知道好人不是都有好报,好人也有遇到坏运的时候。好人和坏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好人不会因为社会对他不仁,他就对其他人不义,他会继续行仁,坚持自我实现,等待更好的时机,哪怕这个时机不会马上来。孔子肯定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很重要,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先不要管别人怎么对你,先不要管社会风气如何,先考虑自己能不能从内在力量真诚出发去行善去做事去承担责任,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生命自己负责,绝不因为出现几个小人然后自己也变成小人。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 卫灵公 9)

    孔子说:“有志者与行仁者,不会为了活命而背弃人生理想,却肯牺牲生命来成全人生理想。”

            孔子讲“杀身成仁”,孟子讲“舍生取义”,当然是讲的极端状况,英文讲 worst case scenario,到了最极端状况,有些人是肯冒着牺牲自己的生命危险来成仁,但大多数人都接触不了那样的情况并且也做不到。虽然每个人行仁的方式不同,有些人是牺牲性命,有些人打电话帮你求助,有些是安慰别人表达同情心等等,但每个人尽心尽力来成仁是关键。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论语 · 雍也 26)

    宰我请教说:“对于行仁的人,若是告诉他,‘井里有仁可取’,那他是否要跳下去呢?”孔子说:“他怎么会这么做呢?你可以让君子过去,但不能让他跳下去;你可以欺骗他井里有仁可以取,却不能诬赖他分辨不了道理。”

            宰我是言语科的学霸,每次问问题都想难倒老师,估计是听了“杀身成仁”的观点,所以就设想了一种情况来考考老师。孔子在这里的回答表示行仁的人并不是没有底线没有分寸的人,比如说有人掉河里了,然后不会游泳的人不考虑自己的能力直接跳下去救他,到最后要么都死了,要么别人活了自己死了,多数自己陪葬的多,电视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这种在孔子看来不是仁的表现。这种情况下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救人,比如说呼叫周围的人看有没有会游泳的专家,比如说看岸边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丢给他支撑一下,反正原则是想尽办法有勇有谋的救人而不是奋不顾身丢掉自己的生命,哪怕最后结果不尽人意,但自己也是尽心尽力了,对自己无怨无悔。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 · 里仁 6)

    孔子说:“我不曾见过爱好完美人格者与厌恶不完美人格者。爱好完美人格者,已经达到好的极限;厌恶不完美人格者,他追求完美人格的办法,是不使偏邪的行为出现在自己身上。有没有人会在一段时期致力于完美人格呢?真要这么做,我不曾见过力量不够的。或许真有力量不够的,只是我未曾见过罢了。”

            孔子在这里说的有点夸张,其实孔子见过,他自己和学生颜渊就是一个好例子,所以没有必要望文生义。“用其力于仁”说明仁并不是人天生就有的德行,是需要下功夫的,但好消息是,只要全力以赴就能达到。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 · 宪问 6)

    孔子说:“君子中有不仁慈的人,而小人中却没有仁慈的人!”

            读到这里可能会奇怪君子怎么可能会有不仁的呢,不仁的话还能叫君子吗?其实这里只是一个强调,一种情绪上的表达,类似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就算天塌下来(事实上天不太会塌下来),我也XXX”,说明宁愿在某种达不到的极端情况下我也怎样。所以孔子在这里也是说就算君子里有不仁的(事实上没有不仁的),我也没见到过小人中有仁的。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 子路 23)

    孔子说:“君子协调差异,而不强求一致;小人强求一致,而不协调差异。”

            这句话算是孔子比较经典的一句,意思就是说,我可以坚持我的意见而不同意你的意见,但可以保留你的意见,不是说你必须要和我意见一样。就像做一道好菜一样,你把调味品都放进去,最后都应保留各个调味品的味道,而不会因为某个味道完全盖过其他味道。 差异中有原则,可以互相包容和欣赏。但不幸的,我们社会有太多人都想自己做某事时希望别人也跟着做,自己有某种观点时也希望能说服别人和自己有同样的观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hg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