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届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进入第三天,艾瑞德国际学校参展的创新教育成果《二十四节气.田园课程》在此次博览会中热度不减,备受瞩目。与国内外同类型的成果交流碰撞出新的发展思路,也促进了田园课程的发展速度。参展的各类型创新成果代表着教育最前沿的思想,与众比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坐标系,也感受到了来自田园课程的自信,拓展视野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大教育命题的思考。

今天上午,从九点开馆至展台参观了解的嘉宾络绎不绝,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忙的不亦乐乎,前期准备的500份资料全部花落有家。更令我们欣喜的是《二十四节气.田园课程》创新成果吸引了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吕玉刚司长、国家督学刘坚教授的重点关注,吕司长与刘教授在展区内听取了关于成果的介绍,翻看了《田园课程实践丛书》,鼓励我们坚持做下去。从郑州专程赶来参展的高新区管委会张静伟副主任,细心询问了田园课程的发展现状与课程内容后给予高度赞赏,并表示会亲往教育农场参观。高新区教体局李局长与教研室主任钱水征在这几天的展出中对我校的成果倍加关注并积极传播,据悉,此项成果已经被列入郑州市重点创新成果,将有可能代表郑州市参加四年一次的教育部成果展。

本界教博会,艾瑞德团队除携成果参展外,还受邀承办了两个沙龙活动。沙龙活动是教博会中的精神盛宴,让物型不能呈现的教育文化有了传播的平台。今天下午《自然生长教育——营造儿童自然生长栖息地》、《有温度的教育故事》两场沙龙在珠海会展中心会议厅与全国各地的嘉宾见面了。沙龙活动由张书宏副校长与小学部主任刘浩然担任主讲,幼儿园副园长毛阳担任主持,赵静主任负责相关组织,杨海威主任负责活动对接,团队合力协作加之前期筹备中李建华校长导向性的引导,使得两场沙龙博得满堂彩,吸粉无数。

张校长在主题报告中,从剖析当下基础教育的现象入手,进而解答“自然生长教育”三问:为什么做自然生长教育?自然生长教育是什么?自然生长教育应该怎么做?从课程与课堂的角度阐述了如何营造适合儿童生长的栖息地。其中学校的课程解读与宿舍“家”文化概念分享赢得阵阵掌声。互动问答环节,三位嘉宾就田园课程、学校校情与课时分配等问题与张校长进行了互动,我们也送上了李校长《教育的温度》一书以示感谢。

刘主任主讲的沙龙主题为《有温度的教育故事》。开篇以一张照片的故事引入主题,诠释了温度是教育的底色、教育的磁场、教育的翅膀;故事是教育的实践、教育的经历、教育的艺术。进而解答为什么要在基础教育中强调“温度与故事”的重要性,意义何在?而后从升旗仪式、主题课程、师生关系三个角度多个故事中阐述学生观、教师观、家长观。教育的意义在一个个故事中显而易见,又充满温度。教博会结束声响起的时候,我们的身边还围绕着不少留下来交流的嘉宾。看得出他们对于今天的沙龙很感兴趣意犹未尽。添加好友成为了大家互相交流与欣赏的表达方式。

教博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我们遇到了许多的贵人,有慕名而来的忠实粉丝,也有来自同一城市未曾蒙面的教育同仁,还有全国各地偶遇的盟友。不知不觉中,三天的接待量达到了500多人,不能夸言,我们会对他们产生多么大的影响,最起码我们将田园课程的阶段性成果(14册田园课程实践丛书)与来访者进行了交流。大家也会记得河南郑州有一所学校叫艾瑞德。

教博会的第三天也是属于艾瑞德的一天。感谢来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彼此影响,互助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