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明月共光辉诗词曲赋赏析系列人生旅途
「发现被淹没的诗词佳作」——两处沉吟各自知

「发现被淹没的诗词佳作」——两处沉吟各自知

作者: 东篱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18-12-24 10:22 被阅读13次

    “有许多非常好的古诗词佳作,被淹没在了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知者甚少,现在,让老文带你一起,发现这些被淹没了的古诗词佳作和他们的作者吧。”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宋 / 姜夔 /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在今天大家所熟知的诗词大家里,似乎并不显眼,但专门研究诗词的人,却多半都读过他的《白石诗话》,这也是我推荐给有心学诗词者的五本诗话之一。这薄薄的一卷三十则,却从诗词的辨体、立意、布局、措词、说理、用事、写景等诸多方面加以阐释。姜夔有意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纳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将原来并无必然联系的清空、骚雅联成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词风,并创作出了《暗香》《疏影》等等全新的词牌。

    他被称为继苏轼之后的又一全才,而且还有了成体系的理论和实践,并为后人接受并继承发扬。也就是说,他在当时已经算得是一代宗师。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的文化断层之后,姜夔就逐渐不太为人所知了。人们所熟知的名家名句就相对局限于那为数不多的数十人了,就算这数十人中都有很多佳作不为人知,更别说还有那成千上万的诗词佳作,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着实可惜,这也是老文我为什么会创作《发现被淹没的诗词佳作》的初衷。

    要读懂这首词,就要先明白题目,宋词里在词牌之外还有题目的不多,所以一旦标明题目,那一定是有深意的。元夕,就是正月十五,有所梦,就是因思成梦。而这因,就是整首词的关键:一桩二十年前的恋情,一份至死不变的思念!

    姜夔出身于一个已经破落的家族,所以家里很穷,他的母亲也早早就因病去世,好不容易父亲考取功名当上了知县,却连三年任期都未满就在任上病卒了。幼年的姜夔只能托庇于已经嫁人的姐姐,苦读诗书,可惜,大才子不善考试的魔咒又在姜夔身上应验了,一直考到四十岁也没考中,后来他的好友也是超级土豪张鉴愿意出钱给姜夔买个官做,但姜夔拒绝了,所以姜夔一生也未走上过仕途。

    于是乎,姜夔虽然受到萧德藻,杨万里,范成大的赏识,但却一直很穷困,在四十岁遇到张鉴之前,甚至经常饿肚子,这估计也是上天需要他完成更重要的事,所以不能让他生活太好过吧。作此词时,姜夔四十二岁,生活状况略有改观。而他却于元夕夜里,梦到了他的初恋,思念那个二十年前,也就是姜夔二十来岁的时候,在合肥认识的女子。那段往事便是文学史中著名的“合肥情事”。

    二十来岁的大才子姜夔,在参加好友诗会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弹琵琶的歌姬柳姑娘,这是一位青楼中的才女,不但生的容颜绝美,更兼琴棋诗画于一身,琵琶技艺精湛,与在场的才子们吟诗作对,应对自如。姜夔深深的爱上了这位柳姑娘,而柳姑娘也爱上了深情而多才的姜夔。

    没有家族及父母羁绊的姜夔,原本可以成就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可惜,一个穷字阻碍了一切,不是柳姑娘嫌他穷,而是因为他穷,连他们见面都困难,更别说为柳姑娘赎身带她离开青楼了。更何况,姜夔不是合肥人,只是路过旅居,很快就要赴京赶考的。

    柳姑娘没有怪姜夔,并且许诺会等着他,姜夔也想考取功名后风风光光的接走心上人,可惜,天公不作美,姜夔就是考不中,也一直穷困潦倒,十年间,他曾经回去看望过柳姑娘两次,也表示让柳姑娘不要再等他了,可柳姑娘还是一直信守承诺的等着他,直到他们相识十年后,柳姑娘终于熬不住岁月的摧残,一病不起,香消玉殒。

    得知消息后的姜夔,肝肠寸断,痛不欲生,一次邂逅,却成了终生的遗憾。后世皆说姜夔无情,国学大师王国维更是指责他:“白石有格而无情”,大概是说他忍心抛下心上人,最终还是辜负了柳姑娘。可仔细分析姜夔,离开却是身不由己,而他的专情,更是多年不变,他一生所写的诗词里,和柳姑娘有关的,就占了四分之一,试问,哪一个薄情寡义的人能在相识之后的三十年余生里一直记得初恋和不停的写诗词思念和哀悼心上人的?

    现在再来看这首词,应该就很好懂了。和心上人相识已是二十年,而心上人故去也已经十年了。“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相遇相识相知的地方,肥水河依然奔流不息,可心上人已经随风而逝,而暗含的意思,却是自己的思念,也如这流水一般从未间断,也无尽期。唐朝鱼玄机有名句“忆君心似西江水”。此意应同。

    “当初不合种相思。”这是诗人的自怨自艾,更是深深的自责,如果当初我们没有相识,如果当时没有相知相爱,也许,柳姑娘会遇到更合适的人,嫁人从良,过上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吧,可惜,偏偏遇到了自己,偏偏种下了相思,偏偏,又都是痴情的人。于是,便害了她啊!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梦里见到的心上人,恍惚不清,还不如画上的真实,由此可见,姜夔是将心上人画了出来,并且随身携带,时时打开卷轴观看思念,做此词时,画肯定也是展开的,所以,看看画里的人,再想想梦中人,才会有此感慨。而更可恨的就是,梦里的她本就模糊,但能在梦中相见已是万幸,却偏偏被山鸟的啼叫惊醒,搅扰了自己和她在梦中相会。所以,这一句重点不是表达梦里的人不如画里清晰,而是表达自己难得梦见心上人却被吵醒打断美梦的懊恼和沉郁。

    “春未绿,鬓先丝。”元夕时节,尚属初春,绿意还未兴起,而自己的两鬓却已斑白,这也是双关语句,富含多重意思。也有指自己的事业未曾起步,也有指自己的承诺尚未兑现,而时光荏苒,岁月催人,催去了佳人,催老了自己,奈何?奈何?奈何?

    “人间别久不成悲。”这一句,含义就更深刻了,说姜夔寡情的人,大概只理解了表面意思,分别的久了,悲伤也就淡了。但其实,刻骨铭心的爱情,分别的越久,越深入骨髓,只是对外表现的却会越来越少,以至于让人觉得是不是已经淡忘了,已经过去了。但其实,越是这样,才越是证明深种于心了。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红莲,这也是一语双关的,红莲夜,可以是指元夕夜,因为元夕节要放红莲灯,所以诗人们常用红莲夜代指元夕。如欧阳修的《蓦山溪·元夕》:“剪红莲满城开遍”,还有周邦彦的《解语花·元宵》:“露浥红莲,灯市花相射”。而红莲的另一代指,便是阴间,因为佛家所谓寒冰地狱里有青莲,红莲和大红莲几层,而寒冰地狱暗如永夜。所以,红莲夜,既是一语双关,也暗含作者有想与心上人共赴黄泉的念头。

    而结句,则是全诗的灵魂所在了,谁教,有谁知道的意思,那谁知道呢?自然是各自知了,我是如此,我想她在另一个世界,亦是如此,我在红莲灯夜,她在红莲永夜,两处沉吟!绝妙之处,便是“沉吟”二字,进一步诠释了什么是“人间别久不成悲。”此时的情深,都只是各自的“沉吟”。没有癫狂着魔,没有呼号呐喊,仅仅只是低头沉吟。

    可谁说一定是疯魔一般的让人看了都害怕才是真的思念真的爱?谁说那痛彻心扉却面无微澜的沉吟不更叫人肝肠寸断呢?当然,其实,本就无需外人知道,何必做出那些疯魔的行状让别人知道呢,我爱你,思念你,心痛着你,你亦如此,各自心知,便好!

    写及于此,老文我也有些唏嘘,情深若此,谁道无情?不是说老文我比王国维大师还高明,只是王大师才学虽高,然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婚,于情爱一道,大概终生未入其门,自然只能对比其他人的有情或无情而得出结论。而自幼衣食无忧的他或许也无法理解,为了生存离开心上人奔走天涯的无奈,也就归为了无情。这些,至少老文我都经历过,所以,我能懂得,你觉得呢?

    好的诗词佳作,总是让人读完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也会有许多的思绪在脑海中浮现。好作品,不该被埋没,继续关注老文,继续发现被淹没的古诗词佳作!

    ——撰文——老文(文俊壹)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发现被淹没的诗词佳作」——两处沉吟各自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ie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