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微信上邀请一位朋友來港旅遊,说其父母并不喜欢这深圳河南端的弹丸之地。他的一句话脱口而出的轻佻,却再次将我拉进无奈和惋惜,犹如窗外浓比墨汁的香港夜晚,分不清哪是海,哪是岸。他说:“(香港人)他们对我们这么不友好,我们还去干什么。”
香港人对内地人友好与否?恐怕得亲身到了才能体会,哪怕是以游客的身份。然而近几年香港的“不稳定”和“不听话”透过一系列内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报章等等,在内地营造出一种认知:“香港是个坏孩子,不止回报的白眼狼!”反过来,香港人呢?对内地的偏见和隔阂一直存在,在年轻人尤胜。香港媒体在这方面做了相当的“贡献”。香港年轻人较少到内地旅游,认识内地无外乎就是通过手机和长辈的口述。
我想,每个人都应该能理解,不是每个香港人都不友好,也不是每个内地人都不文明。但又有多少次冷静的理性会跳出来帮助你阅读分析你面前的“大标题”?我不会评论某个热门事件或者追究某某原因,那是专家做的事。而我们自己能做的,就是不让铺天盖地的媒体新闻在我们相互评价判断的认知外一砖一瓦地垒起墙壁。新闻和报道从来没有客观中立,因为是人写的。想想家中的父母,也迷上了微信和微博,在那些“中国人必须知道的事”、“惊动了十三亿人的事”中享受现代科技,这想想都后怕。
媒体现在让我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能让我们在见面之前以“闻”取人,甚至在我们当面认识之前远离对方。窗外,香港的夏夜是闷热的,燥热的,好在还有星星点点的城市灯光维护着“东方明珠”的芳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