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文/问我归何处
那年……那年,姐姐和弟弟还都是未熟的青果,姐姐大约十二、三岁,弟弟大约是六、七岁吧,还没有上学,是一个身体挺弱的男孩,患有哮喘症,生病的时候是特别难受的,全家人都小心翼翼地呵护他,可是还是无法摆脱病魔的光顾,这个家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无帆无蓬的船,随时都会倾覆。
那年,是一个春天,大风卷起漫天的黄土,在人间肆虐。弟弟的病又来啦,夜里爸,妈带着弟弟去了医院,家里只有十二岁的姐姐领着三个妹妹,最小的妹妹大概也只有两岁吧。早晨起床后,姐姐傻了,因为家里只有白米可以做粥-那年,姐姐只会熬米粥,拿什么给妹妹们当菜呢?寻来寻去,只有斤把黄豆,幸亏姐姐会炒黄豆,做盐水豆为菜,这样姐姐已经很满足了,终于可以打发早餐了。之后的许多中餐、晚餐,姐姐都是怎样打发的,已经不记得啦。
那年的后来,弟弟出院了,爸爸想起该是春天种豆的时节了,可是怎么都找不到黄豆种子了,这时姐姐才想起来炒黄豆的事情,告诉爸爸时,还很担心爸爸会打她,但是又不敢不说。好在爸爸没有打孩子,也没有责备姐姐,姐姐已经很满足了。因为那时的姐姐时常因为没有照顾好弟妹而被打,那时小小的姐姐曾经很多次想过要离家出走的……
那年,家里播种的黄豆种子是邻居家给的,那时,谁家的种子都不多。
那年……那年,暑假来了,姥姥家的三棵大杏树的收成不错,杏子先后都成熟了,姐姐和弟弟时常帮姥姥卖杏,卖的钱是要一分不差的交给姥姥,因为那是姥姥家的唯一外收入,一大筐杏只能卖一块多钱,姥姥会用这些钱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那年,姐弟俩抬着一筐杏,来到这个叫做红房子的村子去卖杏——这个红房子可不是安徒生童话故地的那个红房子喽。两个孩子步行需要半小时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两个村子之间只有一条路向前延伸,两边都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葱绿葱绿的,正在等待秋天,用自己的果实来回报为它付出的人哪。姐姐大一点,懂得羞怯的,不好意思叫卖,就让弟弟大声叫卖。在叫卖的时候,姐姐很希望能从哪个院子里走出一个人来,最好是问问这杏多少钱一斤,当然多么希望问了价格后能买上几斤,这样他们挎着的篮子就会不那么重了。每次叫卖的时候都会很忐忑,生怕院子里窜出一条狗来,觉得那时的狗也很凶,不像现在的宠物狗那么乖,那狗追着姐弟跑,后来姐弟终于发现,狗仗人势这个词说得真对,人越跑狗越追,于是站住和狗对峙,狗就不敢再追了,之后就逃过了许多次追捕,心里也安定了下来。
那年……那年,每当杏子成熟的时候,姐弟每天早晨都起得早,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树下,拣起夜里落在地上的杏,也只有落在地上的杏被摔伤了,不能卖钱了,孩子们才能吃,那些长在树上的品质好的杏都留着卖钱哪。
那些年,孩子们都懂这些,因此也不会抱怨姥姥。姥姥很心疼孩子们,落杏的时候那些受伤的杏自己总是舍不得吃,都会留给孩子们的。
那年……那些年,孩子们和家长一起过着苦日子,但是不知道苦的,每个家庭的孩子过的差不多都是一样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差别,因此童年的时候依然是幸福快乐的。
那些年,孩子们很容易满足的,有一些野菜和野果子能慰藉那张馋猫似的但又不懂得什么才是最好吃的嘴便好了,能吃饱肚子就是锦上添花的日子了。
那年……那年,姐弟俩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一个那年中长大的,如今想起,这的确是苍天在孩子懵懂的时代为孩子存下的一笔巨额财富,在那年以后的日子里,无论经历过多少苦都不觉得苦,无论经历多少累,都不觉得累,因为所有的苦痛都没有比那年更加糟糕。
高尔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告诉读者一个国家在崛起的时候,成就了一代坚强伟岸的人魂,在天地之间筑起无数座推动历史的丰碑。
那个贫穷简单以填饱肚子为快乐的苦难童年,虽然在孩子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中留下或明或暗的痕迹,但无疑也滋养了孩子们骨子里的倔强与坚强,想来,那些年并没有历史性的负罪,而是光耀了孩子们这些年的人生。
那年,是孩子们的干净的记忆,也是孩子们童年的风铃,在人生的每条岔路口都留下了一串告慰生命的回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