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观点:在你成长的不同阶段,要不断地给自己树立榜样,照着他前行的轨迹去奔跑,这样,能够大大加快你自我成长的速度和摆脱无谓的纠结。
比如你爱看书但不知如何挑选,不妨关注下《二爷鉴书》,看看二爷给每本书的评分及评价,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程度选取阅读,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你找书花费的时间成本。
而今天想介绍的,是知乎大神采铜及TA的作品《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趁着这几天挤出来的闲暇时光,我重读了之前囫囵吞枣的《精进》,很多观点确实有了更系统性的思考和理解,现将精华内容记录如下。
1.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1、时间四象限
我记得大学的时候,有了解过一个时间四象限法则,把时间按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尽快优先做重要紧急的事,把80%的时间放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应付地做紧急不重要的事,至于不紧急不重要的事,能不做就不做。
这个方法确实在各项事务的优先级判定上给我了不小的帮助,但是随着不断地实践,我渐渐发现有些事情特别难界定,比如,什么是重要?什么是紧急?
直到我看到采铜法则,才解开了我多年的困惑——何为重要的事。
2、采铜法则
采铜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做的时候,定了两个标准
1.当下带来的收益大小;
2.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称为“收益半衰期”,是指一个事情能带来的长期收益。
这样,生活中的事情就可以大致分为4类。
1)高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情。
2)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情。
3)低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情。
4)低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情。
人们的天性导致我们更关注一件事情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好处,但却不太关注这一好处是否能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比如玩网络游戏,玩的时候特别嗨,但是一停,一种虚度时间的空虚感就会随即而来。再比如看综艺节目,看的时候笑的前仰后合,但第二天回头记起来的也不多。这些都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情。
想成为更厉害的人,你得有“延迟满足”的能力,能跳到宏观的视野,用更长的时间尺度做判断,比如5年后,10年后,50年后,你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这样你才会发现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
采铜法则de一句话总结: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不要像电影“土拨鼠之日”中一样,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多做长半衰期的事情,如有意义的工作,健身,读书等。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收益值的累加,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各个象限划分及案例见下图
图:按收益值和半衰期划分的象限
3、输出!输出!输出!
其实自我提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上文提到的审视事物的长期价值,删减非必要事件的方法外,也可以从反面来倒逼你前进。
简单说来,无非以下两点:
保持长时间、持续的输出
输出内容经过市场检验
一旦有个deadline在那里,需要保持正常的输出频率,光这一点,就会倒逼你去总结,去吸收养料,去研究内容,去推敲词句。关掉网剧、放下炉石、推掉饭局。做一个安静的美(ma)男(zi)子(gou),在美好的周末独坐在电脑前啪啪啪地敲击着键盘。
直到有一天,你发现,只要有一天没有输出,你就会羞愧难当。哈哈,这时方知,绝世武功已经练成。
所以,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答案是:留心事物的长期价值。
2.如何做出最好的选择?
1、设定更高的标准
这里说的不是做出好的选择,而是最好的选择。
仅仅是好的选择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选择。
决策心理学中提到,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满意原则,就是说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开始逐一考察,如果考察到一个满足内心标准的选项,就会采纳这个选项,余下的就会直接放弃,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对比所有的选项,然后挑出一个最好的。
比如你要找一家餐厅吃饭,如果内心的标准是“能填饱肚子就行”,可能就会立马选第一家店。如果你的标准变成吃饱+卫生,那你可能对比多家后选择其一。但如果你的标准再提高,你就会去搜寻更多的店直到找到满意的为止。所以说,要想吃到好东西,你一定得有一颗“当好吃货的心”。同样,工作也是如此,如果只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可能第一个offer你就收了,但如果是想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你一定是比对了再比对,最后综合考虑再下的决定。
所以说,做出好选择,取决于你的高标准。我之前做PPT时,听说过一句话:你做的不够好,只因为你没有见过足够多的好。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提升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可选择项?
2、如何提升视野?
提升视野的方法,简单的说有三种:
一、读万卷书
二、行万里路
三、阅人无数
(这是一个系统级的话题,本文不细做阐述,今后另开一篇说明)
3、跳出思维的陷阱
所以给自己的内心设立高标准,是做出好选择的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尽量扩大自己的可选择项。想要发现更多的选择项,作者列出了4种常见的假设。
有四种最普遍的思维陷阱需要我们跳出。(前方高能!学术性的内容来了!)
第一种,赛道假设。
典型的一句体现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暗自认同赛道假设的人,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比赛,项目是设定好的,获胜者只有寥寥。比如他们认为只有赚大钱,当大官,在特定的年龄结婚生子才叫人生的成功。于是他们非常容易陷入对竞争的焦虑和失败的恐惧中。害怕失败不敢试错,被一个仅存在在他们眼中的赛道框死。
第二种,低关联假设。
他们认为人生间的经历彼此独立,互不相关。学过的东西放弃后,就对将来再也没用了,典型的就是那句:“我辛辛苦苦送你去学的XX,都白费了”。但其实,人生是一个连点成线的过程,你不经意GET的技能,说不定若干年后就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第三种,僵固型心智。
认同这种假设的人,会用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遇到挫折会认为是自己的天赋不行,所以做不成事。而“成长型心智”的人,则认为智力和才能会随着努力不断增长,在与挫折的对抗中越挫越勇,更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第四种,零和博弈。
认同零和博弈的人,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不是想着如何才能实现双赢。而史蒂芬·柯维专门写了一本《第3选择》,倡导在“你的方法”和“我的方法”之外,找一个“我们的方法”,从而实现合作共赢。
书中作者建议我们建立更为灵活的思想框架,通过自己的主动梳理,去发现这些藏匿在自己思维惯性中的“隐含假设”,从而发现更多的“可能选项”,开辟出更多的选择空间。文中推荐了三种思维框架,分别是“目标悬置”&“能力嫁接”&“特性改造”。
所以,如何做出最好的选择?
答案是:设定更高的标准并跳出你的思维陷阱。
3.如何开始行动?
1、我们永远都无法准备好
中国的教育体制中,有一个隐含的思想惯性,就是学生们学到的知识、技能,都是为以后“做准备”,而不是“现在就要用”。
“先做好准备再上场”观念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我们永远都无法完全做好准备。总是有各种各位的问题缠着我们,而时间在不断流逝,等你咬咬牙准备上了的时候,机会已经过去了。
晚上要发一篇文章,而你完全没有思路,最好的方法不是看看知乎找找思路,翻翻别人的文章学点模板,打开花瓣看看配图,这样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开始写,哪怕只有几个字,几段,很糟糕的内容,不入观众老爷的法眼,但是没关系,只要写出来了,一遍两遍N遍,你就有机会把它改好。
还记得那句话么: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我们要克服过度准备,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等等!!!
???
我已经开始行动了,但有各种各样的事中途跳出来要做怎么办呀?
没问题,这涉及到一个多线程工作的问题,我们开始讲!
2、如何多线程工作?
还记得我在丁香园工作的时候,大辉有一个时间管理的培训,让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学会异步工作,同步工作虽然效率高,但是会占死你的资源!
同步工作的状态是,你在忙工作,有人微信上找你,你回复了,又来了一封邮件,你回复了,有人跑到你的工位上要求紧急处理一件事...有N个人又跑来了......你会发现,自己永远在A/B/C/D上不断切换,不断地重启状态试图回到原来的工作状态中,却发现什么都没做好。这时你要做的,是按一下按钮,把这一切改成异步状态,比如关闭你的即时聊天设备,在固定时间处理邮件,用to do list做好优先级的安排等。
任务转换是认知心理学的典型课题,当任务A转换到任务B后,执行任务B的绩效要明显比单独执行B的绩效差,这种差异来源于“转换损耗”,损耗的原因来自A任务的认知惯性和对B进行认知重构需要花费的重启时间。
文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任务分解的“三明治模型”
分为核心思考区间,支持性思考区间,操作性动作区间。
栗子:
写一篇文章,核心思考区是构思,列大纲的阶段,支持性思考区是填充材料的阶段,最后把这些字写出来是操作性区间。作者建议构思的时候,需要一段专注不受干扰的时间,完成最核心部分的思考。这个阶段只要完成了,其他的阶段和其他任务之间来回跳损失就不大。在任务之间来回跳的时候相似性的工作可以放一起来做,比如文字工作放在一起来做,找图片的视觉工作可以放一起来做,这样还会进一步减少损耗。
多线程工作的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完成的工作从A完成后,完成B,再完成C的一个流程,变成高效率的时候完成ABC中的核心思考区,低效率的时候完成机械性的任务。
所以,如何开始行动?
答案是:即刻行动并分层对待任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