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阳山悟之三:刘禹锡

阳山悟之三:刘禹锡

作者: 亚伯的分享 | 来源:发表于2023-01-24 21:28 被阅读0次

刘禹锡为唐代著名诗人,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流传千古。比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即出自刘的作品《陋室铭》;就某个人而言,最喜欢其《乌衣巷》一首: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前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中,“斜”古音“霞”,方能合韵;近来有质疑者,是讲普通话长大的,其实是以今韵说古风,完全驴头不对马嘴的;某喜欢《乌衣巷》,是因为其特别的历史感、时间轴纵深感。

刘禹锡还有柳宗元、韩愈,是先后进士,御史台同仁,三人关系很好,经常诗文酒肉来往。

某过柳子庙方才知道,刘禹锡得罪当时,原本是要贬到播州(今遵义)的;但刘忧老母年长,若是随行,恐未来要卒于异乡;乃斗胆上书,要求与柳宗元互换,自愿贬往柳州,这个相对而言不是那么偏远的所在。哈哈,柳作为好友,当时又是什么心态呢?不得考。

后经过朝中好友裴度通融请托,刘禹锡得派往连州;柳宗元则依旧派往柳州;二人出京同行,至衡阳惜别:刘奔山左,即连州位;柳之山右,即柳州位;今日我等一脚油门,一日之内可以往复的距离,在唐时,很可能就是生离死别的距离了呢。

其实,柳宗元贬永州,

再,陋室铭,

有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了,是了;今且穷耳,穷则穷矣;独善其身可以吧,哈哈哈哈。

某且简单罗列一下刘禹锡的履历:

再者,主要事迹:

结语:

三人之中,其实刘禹锡最为长寿。他在连州其实只是下放了四年多,待考,然后,xx,最终卒于。。

某个人以为,每个人对一件具体的事情,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抛开功利,这些判断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问题是各人都有自己的判断,而彼此不同的时候,奈何?

逻辑。凡事都有内在的心理活动。但是最终,归于逻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山悟之三:刘禹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tt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