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湖北省
向阳山的青春记忆(一)

向阳山的青春记忆(一)

作者: 镇南方良金 | 来源:发表于2015-11-08 21:26 被阅读52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写《陋室铭》中的千古名句。通山港路境内有座向阳山,其貌不扬,海拔不高,自古知之者甚少,只因20世纪70年代中期,港路最高学府-----港路中学建造于此,而致该山在“一条港来一条路”的小地盘闻名了。

    这是一所十分朴素的乡级农村中学。校园分东、南两个方位建造,每方三排房屋,几乎平行,望去,确乎扒在山上一样。

    1983年秋,年轻的小伙子阿金,由县教育局统一分配,来到港路中学任教。不,准确的说,是回到母校来挑重担。

    毛泽东逝世,邓小平复出。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改写了历史,带来了教育的春天。把个农家子弟的阿金,借刚刚恢复的高考中考制度之契机,输送到了通山一中重点班,输送到了崇阳师范。短短的几年时间,阿金练就一身真本领。教育局分配工作的会议,阿金激动得要回母校报了名。

    充满活力的阿金被安顿在港路中学山腰上的九平方米房子居住。这是地地道道的泥砖屋。两隔壁都是学生宿舍。不知哪年哪月,这泥砖做的墙子,居然被学生戳成了大小不一的小洞,而且数个。灯光一照,那一束束似手电筒样的光线,定会把你照肠照肚的秘密全都暴露无遗。。。。。。无奈,为了守守年轻人的秘密,阿金找来好多好多报纸,认认真真的糊在墙上。有了这些“屏障”,晚上基本可以安心的睡着。可是,过不了几天,那“报纸屏障”居然又被戳成了一个个的小洞。甚而至于,隔壁学生寝室里,那“哈哈”、“嘿嘿”、“哟哟哟”……的怪叫声,严重的刺痛你的心!有时,弄得师生常翻脸。。。。。。

    阿金的卧室距学校食堂约40米路程,两地由着一条纯土巴且弯弯曲曲的斜坡小道联着。天晴了,走得小伙子阿金上下数次都不累;下雨了,一个来回,脚底挂满三寸泥,弄得又是甩来又是擦,稍不注意,定会来个人仰马翻练“轻功”;下雪天,要想去趟食堂啊,那简直就是李白《蜀道难》中的情境再现,逼得阿金鞋底捆草绳,手撑木棍摸着走。。。。。。

    刚到母校上班,阿金就被享受着特殊的礼遇:出任初一重点班班主任。这是何等光荣的任务!

    1966--1976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这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招生制度被废,出现了人才奇缺的现象。阿金从校门步入社会的80年代,正是中国如饥似渴急需人才的时候。祖国大业,百废俱兴。

    这个时期的中国学校,为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几乎所有的中学都推出开设快慢班人才培养模式。即按学生成绩好坏,将学生分为快、慢班。成绩好的为快班,成绩差的为慢班。这种育人模式之优点:便于教学,便于培养人才。缺点:挫伤后进生的积极性。

    阿金76年就读母校之时,因成绩出类拔萃,其正面形象早已刻在众老师的脑海之中。这次回来任教。校领导二话没说,就把重点班的担子交给了头脑灵活、嘴巴乖巧、少年老成的阿金。

    阿金所教班级的教室,就在他的卧室之下,十分便于管理。往前走几步,就能听到学生的朗朗读书声,往那窗户瞧去,学生在教室的情况尽收眼底。这给阿金管理学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时,风一吹,草一动,阿金就知道下面的学生在做什么,全体同学也因此变得个个都遵纪守法,像模像样了。

    班级管理上,阿金推行班干部竟选制,让有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辅助阿金管理班级。半年下来,班风学风堪称全校第一,深获领导、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阿金协调科任老师能力强。那年头,班主任月津贴5元,阿金拿2,余下3元分给任课教师。一个团结、务实、高效的集体悄然形成。。。。。。

    阿金教学是把好手。有知识、有干劲、更有闯的精神。常将学生当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当好“导演”角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教师重在导之以方,点之以巧。教会学生掌握规律,真正达到举一反三之功效。。。。。。

    这年头,论条件确实有点苦,但苦了身子苦不了心: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事业,一切苦的条件都已转化为阿金干好事业的催化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阳山的青春记忆(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lk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