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心头一热,却三分钟就败下阵来,悲伤,失落,自我怀疑像弥天大网一样盖了下来。
上周日,一个意外的早醒,让我做了一个决定:
——早起。
——怎么个早法?四点半起床,古代皇帝官员上朝几点,咱也几点。不是有个点卯的说法吗,那就每天点卯。
——干啥呢?看书,看图书馆借来的书,到六点,去运动,七点多回来,还能赶上跟青春期的儿子聊一会儿。
这不,这个习惯就愉快开始了!
今早,也就是这个习惯开始的第三天,已经读完了第一本书《富有的习惯》,开启了第二本书《了不起的我》。
其中有好些地方触动到我,于是忍不住地分享到了朋友圈,一条接一条,于是又有了一些觉察:刷屏了?
用今天学到的心理免疫的X光片来分析一下看:
1、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没有故意表现自己的嫌疑
(真诚分享吗?是!)(这是我的自由,我的地盘,我想做什么自己决定!)
2、与目标相反的行为:发了太多条的朋友圈
(7条,是太多吗?)(确实影响看书的连贯性,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比如一三五选择一条一条分享,二四六选择用一天总结来分享,周日选择不分享?)(不分享不行,第一,已经尝试过无数次光读书不分享,不分享就少了一些思考,分享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进步内化的方式,第二分享出来,才有可能帮助到“有缘人”)(几条才会有合适的感觉?3-5条,视情况而定)
3、潜在的好处:彰显存在感,建立影响力
(当然!)
4、内心重大的假设:如果我发圈太多,会被人怀疑为故意表现自己(看我多好!)
(自己不够好吗?需要这个彰显自己的优秀吗?还是就是希望分享出来,提升自己,有可能帮助正在迷途的人找到点希望?答案是后者。)
结论:那有咋滴???
当在反过来梳理一遍的过程中,有了一种力量,那又咋地的力量。
诚如作者说的,人不是根据现在的生活去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而会根据熟悉的应对方式来建构现在的生活。
你同意这句话吗?
许多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因为一直在使用“熟悉的应对方式”,而原地打转……就想前段时间看到的那句话:老路到不了新地方,说的也是这个事。终身学习的意义就是不再“原地打转”,你同意吗?
分析过了自己的X光片,可以看到自己的信念,在这里作者将其称作为内心重大假设。
原来啊,我们许多人一直活在自己的“假设”里而不自知,但幸运的是,许多人因为不断学习探索而发生改变,是不是很值得庆祝?[烟花][烟花][烟花]
探索更多的可能,作者是这样写的,通过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来检验行为背后的假设,像是带着一份地图去旅行,总要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当你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时,你就去了(心理)免疫系统之外,重大假设之外的世界,这是一种更加深刻,更有意义的旅行。因为在那里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希望你会爱上这种旅行。
读到这一段,我不禁感叹,哇!好幸运,我已经爱上这种旅行[胜利][拳头]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一些阻碍,一些困难,但我们要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历史。就像作者所说的这样:我们的奋斗,我们的挣扎,我们的灵光一现,我们的引以为豪,这些事在别人看来也许无足轻重,可是对我们自己意义重大。
不是吗?我们生活的意义,不就是做对自己来说意义重大的事情吗?
讲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了作者在前言中说的一句话:在你存在之前,这个世界就已经存在了,在你死后,世界还会继续存在,那你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呢?也许是给世界一个机会,让世界通过你的自我发展变得更好。别辜负了这次机会。
读过这么多年的书,对这个观点,我是将信将疑了,你呢?
最后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你相信自己吗?你爱自己吗?
诚如作者所说:你对自己还好吗?你在想起自己的时候,是带着厌恶和憎恨,还是爱和同情呢?如果你还在内疚和自责中自我折磨,也许你也应该放弃和自己之间的战争了,就像一个士兵,终究要解甲归田一样。
说得真好!
回到我刚刚立的早起的这个习惯,似乎看起来很轻松,说干就干!但我深深的明白,这里有我多年积攒的一份探索和自我肯定。
也就是说,“说干就干”和“说干就不干”之间,有些心理课题需要解决,有的人多,有的人少,有的需要停留一段时间来解决,有的则在说的过程中很快就被解决……
不管怎样,都深深地接纳这个一直试图破圈的自己,深深拥抱这个一直努力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