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学简史

心理学简史

作者: 杨令宗 | 来源:发表于2023-11-05 12:30 被阅读0次

    近些年,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学成为一个热门学科。要想较为系统地了解一套知识,从它的历史脉络入手,把握知识迭代的关键节点,是一个不错的学习策略。对于看起来松散感性的心理学知识来说,尤其是这样。

    很多人都觉得,心理学是门很古老的学科。的确,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探索心灵了,只不过一直是在哲学的母体中探索的。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灵魂论》中论述了人类的各种心理现象。心理学“psychology”这个词,就是从古希腊语的“psyche”衍生出来的,表示“灵魂”。不过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是从1879年威廉·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不过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今天这本《心理学简史100年》,并不是作者在心理学的历史长河中截取了100年来讲述,而是心理学就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就曾感叹道:“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虽说心理学的历史不算长,但是真要系统了解起来,对普通人来说也是很费力气,但可以大致了解其脉络。

    把心理学三次“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线索,一起看看,心理学是如何发展至今,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所谓“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指心理学界的大论战,论题分别是:意识是组合的还是连续的?先天和后天哪个更重要?人类是一种计算机吗?三个论题乍听起来没什么关系,其实背后有一条心理学家研究重点的变化线索,从如何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到人的心理和行为到底受什么影响,再到该以何种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我们来看看第一次心理学论战:意识是组合的还是连续的?

    “意识”是什么?简单说是人对世界的直接经验,比如我们面前有一朵花,我们能意识到它是什么颜色。听起来很简单,但问题是意识这样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怎么去研究它呢?

    有的人认为,如果把心理学和物理学、生物学、化学一样算作一门科学,那么那些学科采用的方法,心理学也可以用。就像化学可以把物质拆分为一个个元素,意识应该也可以。提出这种观点的就是威廉·冯特。

    1875年,冯特被莱比锡大学聘为哲学教授 ,不过他的心思不在哲学上,而是开设“生理心理学”课程,明目张胆地以哲学教授身份倡导心理学。几年后,1879年莱比锡大学给冯特分配了一个小小的房间,其实就是一个贫困生食堂,冯特在这里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学科正式成立,冯特也成为“科学心理学之父”。

    在这个小小的实验室里,冯特提出了前面的观点:人的意识过程是由心理元素构成的。就像化学元素形成化合物一样,不同的心理元素,也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心理感受。如何得出这一结论呢?答案是通过“实验内省法”。

    “实验内省法”是将科学的实验方法和主观的内省结合起来。举个例子,实验参与者被安排面对一面色彩鲜艳的小旗子,要求他们尽可能详尽地描述自己的感受。同时,实验人员利用各种实验工具,像示波器、测示仪等等记录下被试者的身体反应。最后,冯特再根据这两方面的信息分析被试者的心理过程。

    经过大量实验,冯特发现意识包含两种基本元素:感觉和感情。感觉是客观的,感情是主观的,是伴随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它可以从“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兴奋—沉静”三个维度进行描述。比如吃巧克力感到甜是感受层面的,是客观的;而感到愉快、放松和兴奋就是感情层面的,是主观的 。

    一个观点提出,往往有支持者和反对者,甚至支持者和反对者还都是自己的学生。

    咱们先看冯特的支持者,英国人爱德华·铁钦纳。1885年,铁钦纳考入牛津大学,大四那年他读了冯特的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读完后欣喜若狂,决定到德国莱比锡大学跟随冯特学习心理学 。铁钦纳非常认同冯特的学术观点,甚至还模仿老师的外形,留起了和冯特同款的大胡子。

    铁钦纳发展了冯特的理论,他认为,心理现象的本质就存在于一个个心理元素之中,每个心理元素都是一个“砖块”,可以构造出更大的心理结构。这么一来,铁钦纳便丰富了心理元素,在感觉和感情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个元素“意象” 。继续用看花的例子解释,看到一朵花我们不仅能通过五官感受到它,体会当时的心情,还会在脑海里形成花的画面,也就是意象。后来,铁钦纳正式把他和冯特的这套心理学理论称为“构造主义心理学”,并在1892年把这一理论从德国带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广收门徒。纵观铁钦纳的一生,可以说他是一个“在美国代表德国心理学的英国人”。

    铁钦纳是冯特学生中的拥护者,冯特还有个学生却站在了他的对立面,这就是“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他曾短暂地在冯特的门下学习过。

    詹姆斯并不赞同冯特,在他看来,把意识拆成元素是错误的。他这么说,“我们必须按照事物所呈现给我们的样子去思考它,而不是把事物用理智之刀先分解为各个部分,然后再去思考它”。在詹姆斯看来,意识好比一条河流,如何研究河流呢?不是把水盛出来装进一个个瓶子,分别研究瓶子里的水,而是要在河边观察整条河流,如果把河流分开研究就不叫研究河流了。用詹姆斯的原话说,就是“将流动的意识切断分析,势必将扭曲意识的本质” 。

    不仅如此,詹姆斯还批评冯特的理论不够实用,他认为理论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生活,人不是为了理论活着 。在实验室里拆解意识并不能指导生活。把意识拆分为心理元素就相当于学英语只背单词,虽然单词背得滚瓜烂熟,可到头来还是不会说英语。他主张,意识应该是人们适应环境,达到生存目的的工具,通过了解这种工具,人们能进一步自己,以便最大限度地把控自己的命运,这才是实用的。由于这些观点,詹姆斯这一学派又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派”,“机能主义”是强调功能作用的意思。

    后来,詹姆斯将自己的思想写进了《心理学原理》一书中,这本书在1890年首次出版后大受欢迎 ,被翻译成德、法、意、俄等文字。远在德国的冯特也读了昔日学生的作品。读完之后老人家放下眼镜说道:“这是文学,它很美,但不是心理学,没有现代科学的概念,只是涂上了现代的色彩,妥妥的唯心主义。”冯特说的似乎也没错,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提出的“意识流”概念,后来被许多小说家拿来使用,形成了“意识流文学”,冯特也算是一语成谶了 。

    不管冯特怎么说,詹姆斯的心理学理论在倡导实用主义的美国十分受欢迎,机能主义学派的学者们百花齐放,有的搞教育,有的做测量,研究领域涉及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方方面面,由此又启发了新的心理学学派的诞生,比如“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这两个学派将是第二次心理学论战中对立的两方。

    相比之下,最初的构造主义学派就显得相对冷清了。在美国,除了铁钦纳一派,其他的大部分心理学人都站在了机能主义行列。1927年,随着构造主义最后的掌门人铁钦纳去世,第一次心理学战争戛然而止。从此,冯特构造主义一派便在江湖上销声匿迹,彻底成了历史 。

    尽管冯特的心理学观点“二世而亡”,没有得到后人认可,但是冯特作为科学心理学之父,为后来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他一生收了很多学生,遍及世界各地,这些学生回国后在本国创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展实验心理学研究,开辟了本国的心理学研究道路。其中有一位我们很熟悉,他就是北京大学前校长蔡元培先生,1907年至1911年,年过40岁的蔡元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和冯特学习心理学 。1917年,他在北大建立国内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或许,世界上大部分的心理学家追根溯源,都得认冯特当祖师爷,哪怕是某些学者不同意他的观点。

    回看第一次心理学论战,就像学术圈大神之间的内部纷争,离普通大众的生活有点远。但很快,新的学界论战便和普通人建立紧密关系了。第二次心理学论战的主题是“先天和后天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至今仍未分出胜负。

    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哪个对我们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更大?咱们先看看一百多年前的心理学大师们有什么看法。

    第一个登场的是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不用多介绍,哪怕是不了解心理学的人也对他有所耳闻。有人说,20世纪有三个改变世界的犹太人:卡尔·马克思、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另一位就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位系统化阐述“潜意识”理念的人。他认为人的整体意识就像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是意识,水面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支配着我们的意识和行为。那潜意识靠什么支配我们呢?答案是“本能”。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心理世界,归根结底起源于人的本能。

    弗洛伊德格外强调生物本能的重要性,他认为,本能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决定着人的精神活动和行为。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死本能简单说,是恨和破坏性的本能,弗洛伊德宣称:“一切生命的最终目标乃是死亡。”而生本能是指向生命生长和增进的本能,像是饿了就本能地寻找食物,遇到危险本能地感到害怕等等,这都属于生本能中的自我本能,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生本能里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部分是性本能,而弗洛伊德最看重的就是性本能。如果你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所了解,就会发现,什么问题他都会和性扯上关系,吃饭是因为性、抽烟喝酒是因为性、睡觉也是因为性,甚至人格的发展也是因为性。

    听起来有点奇怪,人格发展贯穿人的一生,难道说刚出生的婴儿也知道什么是性?要注意,弗洛伊德所说的“性”是广义,只要是与快感有关的都属于“性”的讨论范畴。1905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性学三论》,他认为,性本能是人天生就具备的,人从一出就受到了性本能的驱使。而且,人在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快感部位,弗洛伊德称之为“性感带” 。由于不同时期的“性感带”不同,人格也分为多个发展阶段:0—1岁的口欲期;1—3岁的肛欲期;3—6岁的性器期;6—11岁的潜伏期等等。他的这套理论很有名,你可能听过,这里只简单举一个例子。就拿0—1岁的口欲期来说,“性感带”集中在嘴巴这一部位,这时的婴儿通常是用嘴巴来感知世界,获得快乐的。吃奶的时候快乐,咬手指的时候快乐,把感兴趣的东西往嘴里塞的时候也快乐,只要是与嘴巴有关的活动,婴儿们往往都会很快乐。

    听起来是有些道理,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但这是一套不可证伪的理论。不少人批评弗洛伊德,忽视了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文化背景等客观因素对人格发展的作用,夸大了“性心理”对整个人的影响,有陷入唯心主义的嫌疑。弗洛伊德把什么都归为性的论调,也导致在后来许多年里,他最亲密的门徒和同事都跟他有了分歧和裂痕。像我们熟悉的荣格、阿德勒都因为不认同弗洛伊德的观点,纷纷自立门派了。

    就在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分裂的节骨眼上,别的学派也来凑热闹,吐槽弗洛伊德的这套理论。这就是行为主义创始人约翰·华生。1913年华生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个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心理学》的论文,标志着行为主义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他一出场就带来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华生觉得精神分析就不是科学,既不可证明,也不可证伪,心理学根本就不应该研究感觉、知觉、思维这类虚幻的东西。要想保住科学的名头,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转向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行为,行为能够用客观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因此华生创立的学派叫“行为主义”学派。

    华生认为,人所有的行为都是后天通过“刺激—反应”习得的,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是找到“刺激—反应”之间的规律,然后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从而预测和控制行为,这一切都是程序化的。而且华生认为,不仅行为,人的情绪、喜怒哀乐也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后天通过刺激反应形成的。华生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以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以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者强盗。”

    1920年,华生打算证明害怕这种情绪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获得的,为此做了一个实验。他把只有8个月左右大的婴儿“小阿尔伯特”带到了实验室,一开始华生给他拿来各种毛茸茸的小动物,小阿尔伯特并不害怕,还会好奇地用手触摸。后来,每当小阿尔伯特接触白色小动物时,华生就用铁锤猛敲一段钢轨,小宝宝当场被吓哭。后来,小阿尔伯特一看见白色的小动物就害怕。不仅如此,恐惧还延展到了白色的毛绒玩具、白色的毛衣和圣诞老人的白胡子,一切白色的、毛茸茸的东西都令小阿尔伯特感到害怕 。

    华生非常兴奋,告诉大家:你们看,婴儿会畏惧一个他之前完全不会害怕的东西,所以人的情感反应是可以像机器一样被制造出来的。尽管华生本人很兴奋,但是这个研究后来遭到了严肃的批评,用婴儿做实验严重违反了行业伦理。不过,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却颇受欢迎,这是因为19世纪后半期美国刚刚完成工业化,社会急需高效培训和科学管理方法,华生的观点很符合当时的美国国情。

    回头看,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两派的理论其实都有很大的漏洞,得益于美国的“实用主义”精神而获得发展。在学校、军队等需要很高服从性的地方,行为主义受到欢迎。精神分析由于理论过于复杂,适合长期“一对一辅导”,所以“霸占”了心理诊疗室。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最终的结果是,双方的传人都开始部分接纳对方的观点,精神分析学派的后继者们没那么强调生物本能了,开始承认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力。而行为主义也开始承认先天遗传的重要性了,也许这注定是一场没有胜负的战争 。

    最后我们来说说心理学的第三次论战:人类是一种计算机吗?

    人类到底是不是一种计算机,重要的判断标准是,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有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如果按照第二次心理学论战中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人类的确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计算机,人只是对环境中的刺激作出反应的机器人,没有任何自主的控制。不过,你也感受到了,这种解释或多或少忽视了人性中重要的部分,即人的价值和人所具有的自由意志。

    就在行为主义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一个新学派悄然诞生,这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的诞生和存在主义哲学关系密切。20世纪50年代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国流行开来,存在主义哲学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鼓励人们追求幸福,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诞生了。第三次心理学战争也悄然拉开了帷幕。

    1955年的美国心理学年会上,行为主义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进行了一场同台辩论 。虽然心理学圈子中各门派一贯互相看不顺眼,但平时基本上都是隔空对战。两大掌门人面对面交锋,还真是史上头一次。这次交锋出战的是人本主义掌门人卡尔·罗杰斯和行为主义二代掌门人伯尔赫斯·斯金纳。

    人本主义的罗杰斯很擅长做心理咨询,他做咨询的方式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是有发展潜力的,如果给人提供最佳的心理环境或心理氛围,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命运的,人会最大限度地进行对自我的理解,改变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指导行为,并最终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罗杰斯在心理咨询领域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他提出的倾听、接纳、信任、无条件积极关注等心理咨询原则,几乎是所有流派的咨询师都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

    与罗杰斯不同,行为主义第二代掌门人伯尔赫斯·斯金纳尽管缺少临床经验,但是动手能力很强,擅长做实验,小白鼠、鸽子都是他的实验对象。通过一系列实验,斯金纳得出结论:人是没有尊严和自由的 ,人是由环境塑造的,人们做出某种行为和不做出某种行为,只取决于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行为的后果。如果给予奖励人就会重复之前的行为,如果给予惩罚就会减少之前的行为,人类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肉体机器人。

    可以看出,两个人的观点截然相反,一番辩论不可避免。罗杰斯抨击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太扯了,否认人类主观选择的体验,简直是“目光短浅”,人怎么能从属于环境呢?人是会自由选择生活的。斯金纳设计实验的时候,难道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角度来选择和排除研究目标吗?没有自由意志,哪有那么多实验呢?

    斯金纳也很聪明,他先肯定了人本主义的合理性,认为以人为中心没什么问题,人内心的感觉、意识等等并非不存在,只是目前没有科学的探知和量化测绘的方法,人类还没有能力对此展开研究。然后他话锋一转:如果你想研究这些“皮肤内的事件”,那就是开科学界的“倒车”,是原始的泛灵论。什么意思呢?斯金纳一下子击中了罗杰斯的痛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确有个显著的缺点,它在实验研究方面相对较弱。在人本主义领域所获得的大多数经验事实是基于个人观察、故事和访谈,而所有这些都是不精确或存在偏颇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两个人的理论在一定范围内都有道理,可是各有各的短板。两派都知道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争论下去也不是个事,所以这场辩论算是打成了平手,斯金纳和罗杰斯甚至还共同署名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既然现有的各学派都有漏洞,为填补这些漏洞的“新门派”,认知心理学诞生了。认知心理学不仅兼顾了行为主义研究的行为,同时还研究那些不能观察的高级心理过程,如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等。在研究方法上也不像人本主义那样主观。认知心理学这个学派运用了很多测量工具进行统计和实验,它把人看成类似电子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试图用信息加工的视角来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但同时强调,人脑确实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和分析能力。

    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

    围绕“意识是组合的还是连续的”这个论题,心理学界掀起了第一次没有硝烟的战争。构造主义学派认为意识可以被拆分为若干个心理元素,心理过程就是无数元素的排列组合。这时候机能主义站出来说:“不对”,意识是连续的、流动的,就像河流一样不能分开研究。分开研究既不能弄清楚意识到底是什么,也没有任何的实际用途,不能让人们过得更好。最终,构造主义逐渐退出江湖,机能主义蓬勃发展。

    围绕“先天和后天哪个更重要”,心理学界的第二次论战爆发了。精神分析认为先天的本能更重要,本能决定着我们的精神活动和行为,尤其是性本能,是所有本能中最重要的。而行为主义并不赞同这个观点。首先,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潜意识,而应该研究人的行为,这才是科学。其次,行为主义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其实两个学派都有点极端,一个过分强调内生本能,一个过分强调外部环境。所以,这两大门派的后继者们后来互相吸收对方的观点来完善自己的理论。

    在行为主义盛行之时,人本主义诞生了,成为心理学上又一大势力。第三场论战由此拉开帷幕,主题是“人类是一种计算机吗”。人本主义认为,我们有自由意志,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目的和行动方向,而且每个人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并不是像行为主义认为的那样把人看作没有自由意志的机器。两大学派各有优缺点,最后打了个平手。

    心理学这个学科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但经过今天的介绍,你也感受到了,心理学学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除了今天提到的这几个主流学派,国际上大大小小的学派加起来,可能有几百个,这些学派遍布世界各地。但遗憾的是这些派别里,暂时还没看到中国队的身影。目前中国国内有许多心理学研究者和从业者,但是始终没有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创性的心理学体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对西方国家心理学研究的引进和模仿。当然,中国心理学界一直在反思这些问题,有本专门探讨中国本土心理学创新发展的书,叫《新本土心理学》。这本书提出了中国国内心理学发展的可能方向。书中这样说:“通过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原创性的研究,去构建既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文化土壤,又能够解说中国人的心理行为,又可以建构中国人的心理生活,又迎合世界心理学的发展潮流的中国化心理学。这才是心理学中国化的现实追求。”未来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构建一门系统的结构的知识就像建房子,只要房子地基牢靠,能稳定运行就是好知识,没有必要像虔诚的教徒一样把某一个理论当教徒,对心理学也应该是这种态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简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avz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