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还是一如既往的读着王小波的作品。了解到王小波以前是学理科的,而且数学比较好。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上学的时候,我的数学也很好。大概是从小学3年纪开始,每次数学开始都是满分,老师出的题没有不会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初三。
于是我就想着找些难题来做,当时有初中奥数。于是我就买了一本,专门做那上面题目。很费时,但是每作出一道就特别有成就感。一时间有种很骄傲的感觉。
后来上了高中,还是保持着这种感觉,专门找难题做,而那些简单的题目就从来不做。高一时还不知道这样做的危险,因为底子好,每次数学考试都不在话下。到了高二,高三就不行了,简单的题目总是错,而难题真的变得难了,不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解,有时还会耽误做整体试卷的时间。数学就再也考不到高分了。
现在想来自己是进去了难题陷阱了,认为只要把重点放在难题上,那些简单的题目就不在话下了。如果当时重点都是放在简单的题目练习上,我想我的数学还会保持好的成绩吧。(这是正对考试提分而言的,如今距离自己高考已经十多年了,也是无法验证怎么做更好,反正一味的做难题是不行的,即打击自己的自信行,又浪费时间,因为难题实在是太多了)。
现在不用考试,再来看一些著名的数学猜想还是很有意思。
比如王小波里提到的费马大定理,就百度了一下,其实并不是要挑战什么数学难题,只是了解一下数学界还有是什么样的未解之谜。
这个定理是这样的x的n次方+y的n次方=z的n次方。n>2时,方程没有整数解。我只知道n=2时的整数解正好满足勾股定理。就是这样简单的描述,几百年来却没人能够证明。不过现在这个定理已经证明了。
然后又了解了一个1+1的世纪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到现在也没有被证明。这个猜想是这样的:>2的偶数,总是可以分成两个质数的和。是不是和好理解,质数就是2,3,5,7,11,13,17……这样只能分解成1和本身的数。
可以验证几个4=2+2;6=3+3;8=3+5……。反正用现代的计算机一直验证着没有发现一个不符合的。
可就是这样“简单”的猜想就是证明不了。你说气不气人,而这个猜想是1742年提出来的,距今已经几百年了。而最接近这个猜想的证明是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所以这个1+1的猜想就是指两个质数的和,如果把2去掉的话,这个和肯定是偶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