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好的学识和风景一定在路上,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去经历、体验和感受不一样的夏天。
2022年7月份,趁孩子们暑假的时候,休了五天年假,开启了六盘水凉都之行。
六盘水号称中国凉都,在这里用39度的热情去感受26度的夏天,真是太凉爽了。本来爽爽贵阳,夏季在贵阳生活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到六盘水更让人感受到凉爽。然而,对于这次旅行却是一件不妙的安排,正所谓计划不如变化。
我们到的第一站是去滑雪场的梅花山庄,感受乌托邦露营的神秘,孩子们一直想要去露营。可是当天晚上好不容易才找到地方,路上折腾得有些疲倦,差不多晚上8点多钟才到达目的地,当我们安营扎寨后,天空就飘起了小雨,而且接连几天都是阴雨绵绵的天气。
当天晚上看着点点闪烁的星光,还有山庄里点缀在人行道上和帐篷周边的灯光,心里已经有点小雀跃,却因为一场雨,打乱了所有的计划,没有玩得了篝火,没有心情看夜景,躲在帐篷里,静静地享受一天旅途的劳顿。
第二天,我们去参观了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该馆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荷城街道老城区内,是国内第一家以“三线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馆内陈列的珍贵图片、文献、文物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再现了近半个世纪之前的那段激情岁月,勾勒了可敬可亲的创业者的精神风貌和茹苦含辛的创业场景。
根据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官网公布数据显示,占地面积为26813.47平方米(40.22亩),建筑面积10136平方米。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六盘水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文献资料13589件(套),已展出图片1328张,实物1380件,档案资料250余份,音像资料时长1548分钟。
历史背景介绍:“三线建设”是指从1964年开始,因国家战略需要,中央决定在“三线”地区展开规模巨大的建设,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次重大经济战略调整。
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和价值追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些展品汇成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在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三线精神”也成为一种开拓的艰苦创业精神,幸福生活都是无数的拓荒者奋斗出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51632/f787c7c45a018a5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51632/a4ce2fd3fc81273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51632/3c02c031b85d116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51632/9f3604dfb86949c4.jpg)
第三天,我们去了乌蒙大草原,感受山川的秀丽与神奇,体会驰骋的自由。只不过因为阴雨朦胧,此行少了许多乐趣。
在这里有贵州高原湖泊,大小海子。玩了骑马,还有一个很大的恐龙乐园,比我们平时看到的恐龙种类和数量都多。儿子都能说出名字来,玩得也很尽兴。只是当日已尽傍晚,又被一场雨淋成落汤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