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搭车旅行
我对那个大男孩感触颇深的第二点是他高考过后就开启了为期半个月的搭车旅行,从他的家乡安徽阜阳到云南昆明,只为赶上他的民谣偶像的演唱会。
一路向西南,搭车数十人,两千多公里,独自一人。
搭车旅行(Hitchhiking trip),百度百科解释为通过在路上搭乘陌生人的顺风车完成一段路程的旅行方式。除了可以省钱,搭车旅行还是一种自由探险的旅行文化。搭车旅行极富浪漫主义精神,且可以接触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增加旅行的乐趣与不确定性。至今在欧美每年有数万人都用搭车作为他们的交通方式。
这是我比较好奇的话题,问了他很多问题。
问题一:他的父母支持他吗?因为我也家有公子,将心比心,我会赞成,但更多的是担心。
大男孩的回答还是挺爷们的,他说没告诉他们旅行的方式,只告诉他们目的地。先斩后奏,事后再报也无能为力了。
聪明的孩子,也是个体贴的孩子,能够体谅父母对他的担忧,所以善意的谎言还是可以免责的。
问题二:怎么会选择这种旅行方式?
男孩回答:觉得很新颖很刺激,可以有丰富的经历,遇见很多的人,到过很多的地方,这些都是书本所学不到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为目的明确,时间紧迫,就时不我待、奋勇前行,且意志坚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可叹一句——中华好男儿。
还有很多问题,比如有碰壁的时候吗?答曰:这是经常现象,凭着国人的素质,如果顺路,还得衡量一下搭车者的身份、年龄、意图等,所以拒绝者常在。但好在中国人民还是很热情的,大多数都能成行,偶遇拒绝者不算难堪。
再比如上车跟司机聊些什么?答曰:多数是在倾听,也会穿插对话,天南地北的神侃。印象深刻的有精神导师性质的,让他思考人生良久,更加觉得选择正确,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又比如遇到过不和善或不好的人或事吗?答曰:对人的好坏善恶辨识度自认为还是有的,而且也比较幸运,多为良人,且热情帮助。
最后一个问题,搭车时司机们对国际通用的搭车手势了解吗?答曰:年轻一点的一般都知道,但这只限在国道上搭车,高速服务区一般就挨个询问。
又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没选择一个旅伴?答曰:因为此事筹备良久,很难寻得一人与己一拍即合,并非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有太多顾虑与牵挂。而且喜欢独行,随性、自由。最关键一点,一人且性别为男,搭车成功率最高。
跟男孩聊到此处,先生不禁感慨:年轻真好!回想十几二十年前我们青春年少时,哪来这些思想、这种气魄,或许敢想也未必敢做。
浑浑噩噩中发觉已青春不在,好想做那个堂吉诃德,至少人家还有一个仗剑走天涯的骑士梦呢。
那就把希望寄托在公子身上吧,尽管他才四岁,幻想着十几年后蹁跹少年一人独闯世界的画面。
心生唏嘘,希望他有如此胸襟与胆识,智勇双全,当然也有如此美丽的谎言免去父母的担忧。
搭车旅行确实是对搭车者综合能力的考量,首先需放下颜面,真诚与人沟通,可以提升交际能力,这也是未来职场的考验之一。
其次对此行的目的、路线有系统的规划,沿途风土人情做好功课,这样可以入乡随俗,更好的考察民风,也锻炼了个人的出行能力。
再次对路途的遥远有心理的预期,具备应对拒绝、克服困难的能力。白天搭车,晚上休息,虽辛苦却安全。这可以培养人坚毅的品质与坚定的性格。
最重要一点是搭车旅行一定要确保安全,尽管存在很多风险,但只要提高辨识度,谨慎问询,即可顺利完成。
毕竟我国人民还是很善良的,也很热情,安全指数也相对较高。因此,这种旅行方式还是很值得提倡的。
之后还跟大男孩聊了很多,他的家庭状况啊,日后的打算等等。
他还说他搭车时喜欢住青旅,这也是搭车人、背包客、年轻人的首选,便宜且多有情调。很多人同住可以接触各色人等,中国的、外国的,增长不少见识。
无论是义工旅行还是搭车旅行,都是旅行的一种方式,虽国内不多见,但国外已经很成熟。都是对旅行的别样体验,是对旅行意义的另类探寻,是与那种空洞的游览、观光背道而驰的。
这是区别于旅游的旅行,是纯粹的心灵之旅,是偏重于行的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各个领域。
这也是目前国人亟待探索的目标之一,将文化和旅游相结合,似乎是未来文旅融合的不争事实。
旅游不单是娱乐一重目的,而是综合文化体验、民风考察、拷问历史等多重意义,才是我们旅游发展的大道红光。
诗与远方的结合不是单纯的歌词,而是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国家政策的导向。
当下国人不光学好知识,还应懂文化,在文化体验中增加爱国意识,多了解、多学习,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发扬国威,方能激起国人的自豪感。
这也是一个18岁少年给我的启示。临别之际赞了一下他短期内的手艺——冲调的饮料,味道不错。
大男孩也快临近义工的末期了,说他走之前要去爬黄山,还说他很喜欢这里,比较安静,闲适,晚上几乎没有夜生活,基本不玩手机,可以更多的时间思考、与人聊天,有个老外很有趣,写生的小学生也很好玩……
END
个人微信公众号:李拜天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