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剧最惨的角色,澹台烬的人生可用“坎坷”二字形容。与小说里病态偏执的澹台烬不同,剧中的澹台烬虽六亲缘薄、身世可怜,却在经历了背叛、欺骗后,仍想做个明君。但我认为澹台烬本质上还是个疯批,只是剧里很隐晦地表达了他嗜血无情的本性。他只有在面对黎苏苏的时候,才会收起残忍的心性,所表现出的行为才算是个正常人。他的爱与恨都是因黎苏苏而起,这是他情感的依赖。
歌词里“笃信过一瞬被爱”写出了他是十分渴望亲近与爱的。不过他的爱很极端,甚至有些卑微。虽然你不爱我,还要取我性命,但我仍要和你生生世世不死不休地纠缠,你永远也别想摆脱我。此阶段他情感的表达是占有,因为没有情丝,所以他的表达方式遵循着原始的本能。
在爱人“叶夕雾”死后,生来无情的魔胎,一夕之间情丝疯长。五百年的悔恨,与日夜寻找爱人元神的煎熬,让他逐渐对情有了更深的体会。在沧九旻阶段,就与之前的澹台烬很不一样了。他气质变得柔和,被磨平了棱角后,更懂得了对爱人的尊重。
再说黎苏苏的视角,她的所作所为其实也没有错。她原来的目的本就是毁掉邪骨,这是她的任务,也是她生在仙门所遵守的道。只不过她出生百年,虽是神族后裔,却并未完全体会这世间所有的苦与痛、爱与恨,她也并不是真神。她确实带着原有的偏见,但她不算一个完美的人设。众人眼中的神女,生来便众星拱月,悲天悯人,普度众生,但这是我们的刻板印象。
凤凰涅槃才能重生,神女护佑众生,精神与身体上都要经过一番锤炼。欲修大道,须经人间八苦、尝尽七情六欲,先懂情而后能忘情。她与澹台烬的这段经历,又何尝不是她自己的人生历练。经此一事,她明白魔虽是恶的代表,却也是三界众生的一部分。神女爱世人,所以在她得知一切都是误会后,她说“无论神魔,其心如此,我心中怎能无愧。”
很多人说,黎苏苏不爱澹台烬,因为她完全不信任他,说杀便可杀。可若说不爱,其实不然。《黑月光》歌词里有一句“恻隐是,碎陨时”,我其实一直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直到黎苏苏将邪骨藏在元神中,我才顿悟。魔胎与邪骨共存,毁了邪骨,魔胎也会死。她身陨时,偷偷藏起邪骨,这里能够看出她对澹台烬仍是有着爱,也许不似他那般浓烈。但她愿为这份爱,冒天下之大不韪,原来神女也会动了恻隐之心。
对于叶冰裳,上一篇也讲过叶冰裳是一个极为矛盾的角色。她一面善一面恶,其实和我们现实里正常的人一样,善恶交错的地方才是完整的人。只是剧里她恶的行为更外化,也更让我们觉得可恨。她虽可怜,但有些行为并不无辜。也许黑与白,我们无从考究;但善与恶,我们要分得清。说到底,她也是一步步走向岔路的。在一条夜路走到黑时,她才幡然醒悟。
萧凛是端方君子,温润如玉。对于国家、子民、将士,他可以说极尽所能,问心无愧;但对于叶冰裳而言,他并不是一个十分合格的丈夫。他深知叶冰裳多思多虑,却在盛王以家眷挟制他时,仍将她送去了盛王宫。他没有在叶冰裳需要的时候,适时给予她一种身为丈夫的安全感,这也成了叶冰裳走岔路的原因之一。
其实每个角色的成长都是艰难的,最终结局如何还是在于他们的一念抉择。澹台烬一时赌气,便永失所爱;黎苏苏因最初的偏见,选择以仙髓换邪骨弥补过错;叶冰裳的偏执,使她走错了路失去所有;萧凛终是护了旧部,护了盛国子民,没能护得住妻子。抛开小情小爱来说,剧里的格局其实很大。它的主题决不仅是告诉观众他们如何相爱,而是让观众明白,他们是如何懂爱,又愿意为了所爱放下什么,拿起什么。
当然千人千面,“尽管故事里的人物都不完美,但我们无从怪罪,因为每个人都是曲折时代的受害者。”
站在每个人的角度,他的行为都是合理的,只是在于观众如何理解。剧中有很多矛盾,矛盾越多,剧情发展便越有意思,侧面也更能加深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站在上帝角度上为着某个讨厌的角色争得面红耳赤,而是我们能从这部电视剧中学到什么。
作者:浮白,入骨影评团队出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