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论语》感悟智慧之道

读《论语》感悟智慧之道

作者: 晴空之下123 | 来源:发表于2023-07-09 10:18 被阅读0次

例1:如果卢浮宫不幸失火,这个时候你只能从里面抢出一幅名画,你将抢哪幅画?

获奖答案:抢离安全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例2:有一个亿万的富孀,特别惜命,她想要挑选司机,问题:如果我们现在出去,前面是悬崖,凭你的技术,能够把车停在离悬崖多远的地方?

被录用者的智慧答案:我大老远一看见悬崖就停车,我不过去。

【真正的知人,就是把不同的人放在不同的地方,使大家各得其所】

孔子:“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每一个人都各有其位。

真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

知人就是为了用人,你能把它摆对地方。有一句谚语说的好:这个世界上没有废物,所谓废物,不过是摆错了地方的财富。人也是一样,你能说某一个人在某个岗位上一定是不称职的吗?关键是你把他摆在什么样的位置上。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识可能是产生智慧的基础,但知识未必直接变成智慧】

孔子能够做到的境界非常难得,叫做“子绝四”,即“毋意,毋必,毋固,勿我”。

毋意:是不主观臆断,一件事摆在那儿,没有什么真凭实据,不要拍脑袋一想就说他是怎么回事。

毋必:没有报一种必然的期待,说一件事必须按照我的思路去走,必然有个什么结果。

毋固:不固执己见,要真正尊重这个事情的规律,尊重它的变化,然后去找它的客观走向,而不是固执于心。

毋我:最后,能够让自己达到一个浑然忘我的境界,然后去真正完成对客观事物的判断。

人要想真正达到大智慧,最后都是要叩问内心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智慧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人生不一定那么强调唯一性的目标,但你要有一个清晰的方向,这就会让自己宽容很多。】

【因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 认知+行为+时空角=行为

相关文章

  • 我的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目录如下: 《大学之道》 《中庸大智慧》 《读论语学管理》 《论语中的生活智慧》 《儒家五行管理》 《儒商...

  • 《论语》智慧之道

    一、智慧 1.是一种思维方式 2.知人 3.面对人心 拥有什么样的判断力 4.遇到坏牌~遇到非君子,你能影响周围 ...

  • 2017-08-22

    和儿子探讨交友之道 和儿子探讨交友之道 ——读《于丹<论语>心得》之心得(一) 《于丹<论语>心得》看到了第五...

  •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 最近读论语,读于丹的解读论语,有了新的感悟。《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

  • 喜笑怒骂皆是爱

    读《论语》感悟(十二) 杨绛先生说:“‘四书’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

  • 知行格第298日: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每日国学感悟: 话题: 《大学之道》笔记之“修身齐家” 正文: 读《大学之道》,重温《大学》精髓,再悟“大学之道”...

  • 为什么不反过来试试

    假期我拜读了于丹《论语》感悟,读了这本书,受到了不少启发,我就其中的“学习之道”说说自己的感悟。 孔子...

  • 《论语与个人成长》:不越其位,学恐失之,守死善道!

    越读《论语》,越成长;越成长,越喜欢读《论语》,因为成长之道尽在其中。 就拿“泰伯”篇来说,如果我们能领悟以下三句...

  • 今日之论语

    读的是别人书,解得却是自己的累积。从初读《论语新解》,到回归《论语》本身,都让我感悟颇多! 曾子曰:“...

  • 【剽悍牛人进化营修心模块】2107—伍妙玲

    近读《曾国藩修身之道》对修身有了一定的感悟,曾老爷子是一个充满大智慧的人,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读他,细心品味都有属于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感悟智慧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cs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