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为何总是缺乏安全感?(上)

你为何总是缺乏安全感?(上)

作者: 正念心师赵全宇 | 来源:发表于2020-05-10 08:27 被阅读0次

    在成人的婚恋关系中,常常能听到“我缺乏安全感”、“和TA在一起没有安全感”或者“我很难信任TA”之类的看法或感受,并且,这个“罪名”还是导致分手失恋中心理因素的罪魁祸首。那么,什么是安全感?人为何会缺乏安全感呢?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要回到我们很小很小的时候,大约2岁之前与妈妈的关系之中,看看那个时期发生了什么。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刚出生的孩子是最缺乏“安全感”的——不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那种时刻处于死亡边缘的感觉是人类惧怕死亡的根源。但是,一个健全的家庭,会给这个小婴儿足够的保护至少让其生命得以延续。不过,个中做法可能会千差万别,正是每个妈妈对待孩子的不同方式,最终形成了这个孩子关于“安全”的认识和感受。

    心理学家艾斯沃斯(Ainsworth)通过对大量儿童与母亲关系的追踪研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关于母婴依恋关系的理论,引用百度百科的描述如下:

    第一种,安全型依恋(secure)。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
    第二种,不安全依恋-回避型(insecure-avoidant),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
    第三种,不安全依恋-反抗型(insecure-ambivalent),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第四种,不安全依恋-破裂型(insecure- disorganized),这一类型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发现一些儿童的行为不符合以上三种类型的任何一种,且这些儿童曾有被虐待与被忽视的经验,于是,克里滕登(Crittenden)提出了这一依恋类型,此类儿童对母亲展现出冷漠。

    从上述描述中很容易看出,一个人早年与母亲的关系决定着未来成年期的人际关系模式。从亲密关系的形成和表现来说,我们长大后与恋人伴侣之间总是在重复着自己早年与母亲(或父亲)的互动。也就是说,我们会把自己过去的根本不记得的母婴关系无意识地带到现在的婚恋关系之中,这便是弗洛伊德说的“6岁以后无新鲜事”的含义(而现代精神分析理论认为,6个月之后就无新鲜事了)。

      

    无什么新鲜事呢?关系之中无新鲜事。比如:

    (1)一个女孩在早年形成了安全型依恋,那么,她在面对男朋友总是不得不出差的情况下,她能够自己安排时间和事情打发她的思念和不安,并且,这种思念和不安并不会发展成抑郁或焦虑的负性情感。更重要的是,当男朋友离开时,能心平气和地送行,而回来时,也能兴高采烈地欢迎。

    (2)如果这个女孩是不安全依恋-回避型,那么,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面对分离而产生很多的焦虑,导致男朋友很无奈很痛苦,而重聚时,又会出现忽视或躲避行为,试想,这对男方来说,是多么的难以接受。在生活中,我想这类女孩虽不是大多数,但也不是极少数,她们用这种方式表达着“我是因为太在乎你才对你发脾气”的合理化辩词。但真正潜在的原因,则是自己在重复着早年的母婴关系,并且将当初母亲对待自己的方式,带给了自己的爱人,这便是“无新鲜事”的内涵。

    至于后两种不安全型依恋就不举例了,大家举一反三自然容易理解。艾斯沃斯的依恋关系理论表面上看是在描述一种母婴关系,但实质上是在论证“成年的人际关系只是早年母婴关系的强迫性重复”这个观点。这个过程发生的非常隐蔽,以至于不经过深刻的觉察或心理咨询的话,是很难意识到的。

    似乎,这里面有个悖论,就是知道时都是成年了,那段关系已经改不了了。是的,不过心理修复并不总是以改变为目的的,相反,承认过去的已经过去,接纳自己以往的种种事实和现在的状态,就足以产生强大的疗愈效果。在持续的接纳基础之上,改变会顺其自然地发生,安全感就会在自我觉察中茁壮成长了。

    下篇我们从“自恋”和“攻击性”的角度再说一下安全感,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为何总是缺乏安全感?(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ed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