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货币战争1》(7)城市货币的最后抗争

《货币战争1》(7)城市货币的最后抗争

作者: enuola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11:29 被阅读18次

    历史表明,放贷者会使用包括滥用权力、诡计、欺骗和暴力在内的一切手段来确保他们对货币和货币发行的控制,以便达到控制政府的目的。

    ——  詹姆斯·麦迪逊,美国第4届总统

    总统令11110号:肯尼迪的死亡证书


    对于美国人来说,1963年11月22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肯尼迪总统在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遇刺身亡,耗传来,整个美国都陷入了震惊和悲伤。

    背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著名的民权运动推动者,在1968年当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后,几乎肯定可以最终当选总统,但是就在他欢庆胜利的时候,又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乱枪打死。

    在肯尼迪被刺杀后的短短三年中,18名关键证人相继死亡,其中6人被枪杀,3人死于车祸,2人自杀,1人被割喉,1人被拧断了脖子,5人“自然”死亡。英国的一名数学家在1967年2月的《伦敦星期日时报》中声称这种巧合的概率为10万万亿分之一。从1963年到1993年,115名相关证人在各种离奇的事件中自杀或被谋杀。

    如此大规模的协调和组织,如此明显的证据和证人的封杀,都说明肯尼迪遇刺事件其实已经不是一次秘密谋杀,而更像是公开处决,意在警告今后的美国总统们要搞清楚谁才是这个国家的真正主宰。

    问题是,肯尼迪家族也是国际银行家集团的“圈里人”。毫无疑问,肯尼迪是一位富有雄心和才干的人物,年纪轻轻的他一坐上总统的宝座,就碰上了古巴导弹危机这样的重大挑战,他的表现坚定沉稳,可圈可点,面对和苏联可能爆发核战争的巨大危险而毫不妥协,最终逼退赫鲁晓夫。在推动民权运动方面,肯尼迪兄弟更是功勋卓著。

    肯尼迪在主政的短短三年中,能有如此耀眼的政绩,的确堪称一代豪杰。这样雄才大略的抱负,如此果断坚毅的心志,再加上美国人民的热爱和世界各国的敬仰,肯尼迪岂是愿做“傀儡”的人物?!

    当肯尼迪越来越强烈地想按照自己良好的意愿来运作这个国家时,他就必然与他背后的强大而无形的统治精英集团产生尖锐的冲突。当冲突的焦点涉及国际银行家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货币发行权的时候,肯尼迪也许并不知通自己的大限已经到了。

    发行白银券


    19063年6月4日,肯尼迪签署了一份鲜为人知的11110号总统令,着令美国财政部“以财政部所拥有的任何形式的白银,包括银锭、银币和标准白银美元银币( Silver Dollar)作为支撑,发行‘白银券’( Silver Certificate)”,并立刻进入货币流通。

    肯尼迪的意图十分明显:从私有的中央银行——美联储手中夺回货币发行权!如果该计划最终得以实施,美国政府将逐步摆脱必须从美联储“借钱”并支付高昂利息的荒谬境地,并且以白银为支撑的货币不是“透支未来”的债务货币,而是基于人们已有劳动成果的“诚实货币”。“白银券”的流通将逐渐降低美联储发行的“美元”( Federal Resene Note)的流通度,很可能最终追使美联储银行破产。

    如果失去控制货币发行的权力,国际银行家对美国这个最大的财富创造国将失去大部分影响力,这是关平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

    要搞清楚11110号总统令的由来和意义,我们必须从白银美元在美国的几起几落说起。


    白银美元的历史地位


    白银在美国成为合法货币始于《1792年铸币法案》,该法案奠定了美元的法律地位。1美元包含纯银24.1克,金银比价为1比15。美元作为美国货币最基准的度量衡是以白银为基础的。此后美国长期保持金银货币双轨制

    到了1873年2月,《1873年铸币法案》在欧洲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压力下,废除了白银的货币地位,实行了单一的金本位。由于罗斯柴尔德家族掌握着世界上大部分的黄金矿产和黄金供应,他们实际上控制了整个欧洲的货币供应。白银的产地比黄金更为分散,产量和供应量也大得多,控制起来难度更大,所以在1873年前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先后胁迫欧洲大部分国家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实行完全的金本位

    1933年罗斯福废除金本位并宣布拥有黄金非法之后,黄金券即退出流通。美国货币流通领域仅剩下“美联储券”、“白银券”和“美国政府券”,由于“美国政府券”先天不足,有发行上限,所以不被国际银行家视做重大威胁。“白银券”就麻烦多了。

    由于法律规定美国财政部必须常年购买白银,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财政部已经拥有高达60多亿盎司的白银,大致接近20万吨的庞大储备,再加上白银矿产遍布世界,生产量也颇为可观,要是全部实现货币化,由美国财政部直接发行“白银券”,势必成为国际银行家最大的梦魔。

    1933年罗斯福帮助国际银行家废除了金本位之后,美国货币流通实际上是处在“银本位”之下,三种主要货币都可以自由兑换成白银。

    不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廉价货币”和“赤字财政”的“大业”就会受到严重掣肘,国际银行家梦寐以求的通过通货膨胀这种更高效率的金融工具来神不知鬼不觉地掠夺公民财富的计划就会受到牵制。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规模赤字财政的推行,再加上战后重建欧洲经济的庞大开支以及朝鲜战争的卷入和越南战争升级,美联储大规模发行国债货币逐渐被市场发觉,美国人民从40年代开始不断将纸币兑换成银币和银锭,导致财政部天文数字的白银储备急剧缩水。5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的电子工业和航天工业对白银的需求量急剧增长,更是雪上加霜,到60年代初肯尼迪入主白宫时,财政部的白银储备已锐减到19亿盎司。同时,白银的市场价格猛涨,逐渐逼近银币的货币价值1.29美元。当“白银券”被兑换成白银实物后,“白银券”也就自然退出流通,“劣币驱除良币”的“格雷欣法则”的效应显现了出来。

    这一切就是肯尼迪签署1l110号总统令的大背景。

    保卫白银和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成为肯尼迪和国际银行家斗争的焦点。

    银本位的终结


    对于国际银行家而言,彻底废除黄金的货币地位已在全盘计十划之中,但解决白银问题拥有着更高的优先级别。由于白银的潜在矿藏资源非常巨大,一且世界各国在市场价格引导下开始更大规模的勘探和开发,不仅废除黄金货币的目标将难以实现,而且还将陷入与黄金和白银的两线作战。一且白银供应量大涨,“白银券”很可能死灰复燃,重新与“美联储券”一争高下,由于美国政府掌握着发行“白银券”的大权,到时候鹿死谁手尚无定论。“白银券”如果占了上风,美联储的生存就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所以国际银行家最紧迫的任务是尽最大可能压低银价,一方面让世界银业处在亏损或是微利状态,从而延缓银矿的勘探和开发,减少供应量;另一方面促使工业用银量猛增,由于白银价格极其低廉,使得替代白银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变得毫无必要,从而以最快速度消耗美国财政部仅存的白银储备。当财政部拿不出白银的时候,“白银券”自然就不战而降,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也就顺理成章了。关键是争取时间。

    肯尼迪自然是对此心知肚明,他一方面对国际银行家表态,适当时机可以考虑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另一方面却另做安排。

    肯尼迪与国际银行家争夺的制高点就是白银的货币地位,整个战役关系着美国民选政府是否能够最后保留住货币发行权。一且白银重新开始大量供应,肯尼迪就可以与西部白银生产州联手,进一步推动美元货币的白银含量重估的立法,加大“白银券”的发行量,“白银券”势必再度崛起。

    到那时,1963年6月4日肯尼迪签署的1110号总统令就会立刻成为对付“美联储券”的撒手锏。

    可惜的是,国际银行家也同样看出了肯尼迪的部署。这个深受选民热爱的总统几乎可以肯定会在1964年年底的大选中获得连任,如果肯尼迪再当四年总统,局面将变得无法收拾。

    除掉肯尼迪成了唯一的选择。

    当国际银行家中意的副总统于肯尼迪被刺当天在飞机上继任美利坚第36届总统时,他深知国际银行家们对他的期许是什么,他不能也不敢辜负这种“期许”。

    约翰逊终结白银币


    1964年3月,约翰逊上台后不久,就下令财政部停止“白银券”与实物白银的兑换,从而事实上废除了“白银券”的发行。财政部又开始以1.29美元为支撑点,向工业界大量抛售白银储备,以继续压制白银价格,打压白银生产商的生产动力,防止白银供应量上升。

    紧接着,约翰逊又在1965年6月下令稀释银币纯度,进一步降低白银在硬币流通中的地位,他说:“我想绝对明确地声明,这些变化(稀释银币的度)不会影响我们硬币的购买力。在美国境内,新的银币将可以与同等面值的纸币相互兑换。”

    《华尔街日报》1966年6月7日的一篇报道讥讽地回应道:“确实如此!但是那个著名的纸币的购买力,在同样的政府30多年来的通货膨胀政策下已经被逐步地侵蚀掉了。正因为如此,难怪我们的货币完全和金银分道扬镳了。”

    美联储自己也承认,每年有计划地、“科学地”让美元的购买力下降3%到4%,是为了让劳工阶层能“看到”工资在上涨到1967年夏天,财政部基本没有“闲置”的白银可供抛售了。

    终结白银货币的大业终于在约翰逊手中实现了。

    黄金互助基金


    在废除金银的货币地位的进程中,国际银行家采取了“先银后金”的战略方针。先废除白银的主要原因在于到20世纪60年代初,世界上只剩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还在使用白银作为货币,从美国货币系统中“摘除白银”只是一个局部手术,所遭遇的阻力和波及面都有限。

    黄金的问题则复杂和困难得多。黄金被世人公认是财富的最终形式。从本质上看,黄金是唯一的、高度敏感的、深负历史传承的“政治金属”,处理不好黄金问题,会在世界范围内掀起金融风暴。在白银战役尚末结束之前,必须稳住黄金这边的战线。

    由于美联储自3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通货膨胀政策导致美联储货币发行严重超量,超量的纸币在追逐有限的金银货币过程中,无可避免地推高了金银价格。在美国国内,由财政部负责出面压住白银价格,在国际上,必须有一个相对应的组织来代行财政部的功能,负责向市场抛售黄金,将汹涌的黄金攻势压滩头阵地。

    约翰逊接受了这个近乎疯狂的建议,美联储的全部黄金储备被押上了这场空前规模的赌桌。上万吨的金砖被装船运往英格兰银行和纽约美联储银行,准备给看好黄金的全世界投机者一个惨痛的教训。如果计划顺利,英格兰银行和纽约美联储银行联手海量抛售黄金,造成黄金突然超量供应,将金价压到35美元以下,投机者势必陷入全面恐慌,并最终击穿他们的止损线,造成更大规模的黄金抛售。待彻底打垮黄金买家的人气之后,再以低价逐渐买回黄金,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黄金还回金库。这实在是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

    在1968年年初的几个星期之内,该计计划付诸执行。让约翰逊总统和所有人极度惊骇的是,市场全部吸收了黄金的卖盘。该役,美联储总共损失9300吨黄金。酷爱权力却输得一塌糊涂的约翰逊总统,不久即宣布不再竞选总统连任。

    1968年3月,黄金互助基金已陷入崩溃的边缘。

    无论采取什么措施也挽救不了黄金互助基金破产的命运。1968年3月17日,黄金互助基金计划终于寿终正寝了。伦敦黄金市场应美国要求关闭了整整两个星期。

    越南战争


    在美联储黄金大战惨败的同时,越南战争的情况也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1968年1月30日,越南游击队对南越30个省的省会同时发动大规模进攻,甚至占领了西贡境内的一些重要目标,顺化古都也被攻陷。

    基辛格认为,这次进攻虽然北越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但是从军事角度来看却是北越的最大败笔,游击队放弃了自己擅长的飘忽不定的打法,而集中主力与美军打起了阵地战,在美军优势火力之下,游击队伤亡惨重。如果美军对业已失去了游击队掩护的北越主力部队进行大规模进攻,越南战场的前景可能会有根本改观”。让基辛格扼腕长叹的是,约翰逊放弃了这样一次机会。此时的约翰逊在金融战场上的惨败,已经使他丧失了坚持越南战争的底气。

    伦敦黄金市场的惨败,让美国的决策精英们陷入了全面恐慌,坚持金本位的保守人士与要求废除金本位的主流派产生了激烈争论。但双方都认为在如此混乱的金融局面下,越南战争该收场了。

    越南战争结束的本质原因乃是伦敦黄金战场的惨败,导致统治精基层的金融“底气”损耗殆尽。

    特别提款权


    货币学家们在反复发作的美元危机中始终坚称是黄金短缺造成了货币危机,从金本位的历史来看,这显然是倒果为因,黄金短缺并不是问题的原因,无节制的美元过量增发才是危机的根源

    和白银价格长期被压制一样,黄金价格被长期扭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造成黄金产量不足的窘境。当危机来到时,奇怪的是人们通常采取的竞是掩耳盗铃的伎俩,而不是诚实地面对问题的本质。在黄金互助基金打光所有“子弹”之后,国际银行家们又想起凯恩斯在40年代最早提出的“纸黄金”的思想对之加以重新包装,最后提出“特别提款权”( Special Drawing Rights)这个“伟大发明”。

    对于特别提款权,霍普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总有一天,它(特别提款权)会被历史学家与约输·劳的密西西比阴谋所造成的“南海泡沫”一样,并列在人类伟大“发明”之列。把它定义为等同黄金却不能兑换成黄金简直可以中请荒谬专利了。任何纸币或信用单位只有可以在固定比例下毫无限制地无换黄金,才能被视做“等同于”黄金。

    ——  霍普

    这种新的特别提款权储备货币只能在世界范围内刺激更加鲁莽的金融扩张和通货膨胀。采用特别提款权是通货脚胀分子的胜利。它搬开了挡在完全受控制的“世界货币”道路上的最后一块石头,它水远不会在世界上“短缺”。

    ——  德国经济学家,帕尔义对“纸黄金”的概念也提出了尖锐的批判

    1969年3月18日,美国国会取消了美联储发行的美元必须拥有25%的黄金支撑的强制要求,这一行为切断了黄金和美元发行的最后法律强制关系。世界离最后的真相不远了

    废除黄金货币的总攻


    尼克松不理解或不想去理解黄金何以如决堤的江河奔涌外逃,无论美国政府如何阻挡都无济于事。问题的本质在于美国收支账目出现了爆炸性的赤字,美国实际上已无力保持对黄金的固定汇率。不是黄金数量太少,而是美国的银行系统创造出了太多的美元。

    1971年8月15日,最后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美国已经无力履行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国际承诺了,这是美国继1933年罗斯福对美国国内人民赖账以来,再次对国际社会赖账。尼克松在当天晚上发表的演说中,猛烈抨击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分子制造了金融市场的混乱,为了保卫美元必须“暂时”放弃美元兑换黄金。

    当黄金和美元的最后一丝联系在1971年8月15日被尼克松总统斩断之后,让国际银行家紧张激动的时刻终于来到了,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全世界第次一起进入法币时代,这对人类社会和文明究竟是福是祸,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经济刺客”与石油美元回流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和叙利亚同时对以色列发动进攻。果然不出国际银行家所料,由于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政策,10月16日中东地区的伊朗、沙特和四个阿拉伯国家祭出“石油武器”,同时宣布油价上涨70%。此举对70年代以后的世界格局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0月19日,尼克松总统要求国会立即向以色列提供22亿美元的紧急助。10月20日,沙特和其他阿拉伯国家宣布完全停止向美国出口石油。国际石油价格应声暴涨,从1970年的1.39美元一桶原油冲到1974年的8.32美元。虽然石油禁运只持续了5个月,到1974年3月结束,但是,这次事件极大震动了西方社会。

    国际银行家则千方百计地谋划,确保流进沙特等国的石油美元流回美国。脱离了金本位庇护的风雨飘摇中的美元,终于找到了石油这个避难所。

    里根遇刺:粉碎金本位的最后希望


    尽管在世界范围内,金本位已经被全面废除,除了瑞士等极少数国家,黄金与纸币已经全然没有任何联系,但是最让国际银行家寝食难安的还是黄金的价格在整个70年代的持续上涨,防止金本位复辟乃国际银行家最高优先级的工作。

    1975年1月1日,为了向世人展现黄金不过是一种普通金属,增加人们对纯纸币美元的信心,美国政府决定解除对美国人民实行了长达40年的黄金持有禁令

    经济学家们也异口同声地认为在失去政府官方的购买需求之后,黄金会被证明是一种几乎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有些人甚至认为25美元一盎司才是黄金的“内在价值”。

    1975年8月,为了进一步消除黄金的影响力,美国和西方工业国决定各国的黄金储备量不再增加,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黄金需要抛售5000万盎司来压低金价。但是黄金价格依旧坚挺,并在1979年9月冲到了430美元一盎司,此时的金价比1971年布雷顿体系解体时的价格已经上涨了几十倍。

    伊朗人质危机


    但是1979年11月爆发的“伊朗人质危机”改变了黄金的长期价格走向。

    美联储在危机爆发后迅速宣布冻结伊朗在美国的黄金储备,这一举动让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从心底冒出一丝寒意:如果伊朗的黄金可以被冻结,大家存在美国的黄金也都不安全。于是各国纷纷购买黄金并直接运回本国储存。伊朗更是惊恐万状地在国际市场上狂买黄金,伊拉克也不甘寂寞,加入了超级买家的行列,金价在几个星期之内就跳上了850美元一盎司的云端。

    目睹了这一切沧桑巨变的里根总统,开始确信只有恢复金本位才能挽救美司经济。1981年1月,里根上任伊始就要求国会成立“黄金委员会”研究恢复金本位的可行性。此举直接触犯了国际银行家的禁区,1981年3月30日,入主白宫仅69天的里根就被一名叫辛克利的追星族一枪打中,子弹距心脏仅1毫米。据说此人这样做是为了吸引著名影星朱迪·福斯特的注意。当然,和绝大多数刺杀美国总统的凶手一样,此人被认为神经有问题。

    这一枪不仅使里根总统“清醒”过来,也打碎了恢复金本位的最后希望。1982年3月,17人组成的“黄金委员会”以15比2票的差距,否决了恢复金本位的思路,里根总统赶紧“从善如流”。

    从此,再也没有一位美国总统敢动恢复金本位的念头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货币战争1》(7)城市货币的最后抗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ef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