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行回来,头是很晕的,但不想浪费时间,还是去了闵博看“漠北锋鳴——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精品展。”因为展览快要结束,所以人并不多。
博物馆展陈的300余件器物,造型写实,个性张扬,还原的是长城沿线地带以匈奴为代表的早期草原文明的生活场景,展现的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质朴刚健、自由豪放的气质。
鄂尔多斯青铜器源于商代,于春秋战国时期为盛,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多样,大体可分为兵器和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车马器三大类,材质大多为青铜,也包含部分金、银、铁。
鄂尔多斯青铜器不同于夏、商、周青铜器的敦厚、凝重;也不似三星堆青铜器那样神秘、诡异,它比较贴近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所以最能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及人们最直观的意识观念。
展览大致分这几部分:
一、穹宇长青:
受自然环境、生产技术、生活方式、审美意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鄂尔多斯青铜器的造型纹饰以自然万物为题材,运巧思于方寸之间,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制作工艺,与北方草原先民息息相关,图物写貌而艺术性强,洗炼质朴而又内涵深厚。
大多以各种动物图像为特征,他们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尚勇敢。
比如虎形金饰片,出土于战国时期。金片平面锤碟成老虎造型,小巧精致,线条清晰。虎头微扬,双目前视,四肢直立、尾部自然垂下,生动形象。
造型除了再现游牧民族崇尚勇敢的豪爽性格,还有可能是以猛虎来寄寓自己的族星—昴星,这可能是老虎造型集中大量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虎是古代北方草原民族崇拜的神兽之一,以虎为题材的文物十分多见。考古资料表明,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大地上,除了今人熟知的龙文化外,还存在着与原始狩猎生活密切相关的虎文化。
二、万象为形:
早期北方游牧部族十分注重身体装饰。他们抟泥成器、烈火熔金,特意制作了铜器、金器、玉石等各类装饰品。在鄂尔多斯青铜器中,装饰物品大类主要有头饰、项饰、耳饰、带具、牌饰、带扣、带钩、饰件、服饰等,这些装饰品不仅数量众多,种类繁复,而且制作精美。
早期北方游牧部族人群尤其是贵族、妇女装饰在头部、颈项、耳部的华美装饰。充分使用了纷繁复杂的黄金、白银制作工艺,以及镶嵌玉、玛瑙、宝石、松石的工艺,光彩夺目、价值连城。
装饰品精巧朴雅,堪称艺术与技术的交融,是早期北方游牧部族智慧之结晶。这些饰品为探究2000多年前北方草原先民的服饰民俗、审美观念及其特征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佐证。
三、阴山牧马:
公元前2000年前后,中国北方生态环境日趋干冷。与此相应,早期北方部族的生业亦由农耕向草原畜牧发展转变,并灌溉出风采独具的草原青铜之花。
这些质朴大方的青铜兵器、车马器、用具、装饰品等作为北方草原先民生产生活中的实用器具,勾勒出其驰骋草原、恣意昂扬、奋进不息的四季生活画卷:或飞奔骑射,驭马围猎,或协力劳作,刀斧铿锵,或整理衣冠、妆点威仪……
诸器虽小,却无不折射出塞外马背部族的雄姿英态。
四、狩业荣荣:
逐水草而居,放牧狩猎、坚韧劳作以及驰骋沙场,是早期北方游牧部族的生活写照。放牧及狩猎所得是其主要生活资源,而对弓箭、车舆、衣饰、毛毡等生活必需品的处理加工都均离不开功用各别的器具和精湛的铸造技术。鄂尔多斯青铜器中的刀、斧、凿、锥等工具,合奏出一曲雄浑苍凉的牧歌生产生活状态,至今仍回荡在历史的深处。
五、马策刀环:
马匹以及适合骑马作战或狩猎的短兵器在早期北方游牧部族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娴熟的驭马技术和丰富的短兵配备,使其在与其他民族的对抗中占据了先机。
鄂尔多斯青铜器中作为兵器使用的主要有短剑、箭镞、流星锤等,尤以短剑最具代表性。马具主要包括马衔、节约及用于装饰美化的当卢、饰件、泡饰等。车具发现也很多,主要有轴头、辕饰、杆头饰、盖弓帽等。
总之,鄂尔多斯青铜器是博大精深的青铜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欧亚大陆草原游牧文化的艺术结晶。
写展文越来越马虎了,拍拍贴贴,权当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