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哀叹“社会不公,小人当道”。但是我们自己有没有想过,可能是自己过于“刚毅”而造成的人际关系紧张,或者是自己缺乏变通而导致的处世僵化?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是否也需要改变,不要太老实,做一个“圆滑的人”?
今天下午因为交通违章罚款没有缴纳,自己的驾驶证分数不能再扣了,所以就让我弟弟帮我去消一下分。来到交警大队,排队取号后我就找到办事柜台咨询一下关于消分的事宜。我那愣头青的脑子想也没想直接问,我的驾驶证分扣满了想请别人帮忙消分可以吗?对面的警察大哥很委婉的说了一句,我们这里不允许替别人消分。就这样我无奈的出去了,再出去的路上我思考刚才的对话,恍然明白了,我的说话方式不对,哪有在老虎面前撒尿的呢!后来我又回去一趟,顺利办完手续。突然感觉一样的意思不同的说得到不一样的结果,这是不是就是圆滑的社会。
在我的人生字眼里,一直认为做一个耿直,有话直说的人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从小我的爸妈也是这样教育我们兄弟的。在老家我们的家庭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人,爸爸是老师,妈妈是农民,祖辈上也没有显赫的财富。做什么事都是靠自己的能力来做,从来不会为了升官发财而有求于别人。只需要管好自己家庭的那一亩三分地就好了,就是这样的思想让我也一直认为做一个有话直说的人是正常的事情。从小也是这样做的,在大学时候一直是一个叛逆分子,任何不符合规则的事情都会产生自己的抱怨。一直到工作都没有改过来,好在毕业以后的工作都是技术工,不需要太多的社交,所以工作的还算是比较顺利。然而随着职业的转型,做了一些销售方面的工作,渐渐的发现自己的耿直性格困扰着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为了把工作做好只能是更加努力的去做一些基础的体力活换来老板的支持,可是发现这不是我所希望的职业,我希望有所该改变。
我一直崇拜的歌星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多周边的同事都是如此,也给不到自己多少建议,只能靠着自己的一点点认知去理解社交的价值。好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不错的开始,找到了一份非常喜欢的职业,从此开始了自己社交价值的最大化体现。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从刚开始的耿直性格到现在的温顺性格,发现自己的棱角变得不再那么尖锐。和别人的关系不再是不是朋友就是敌人,中间多了一个还不熟悉的陌生人。也不再会不说话的微信好友直接删除,而会选择性的保留一些。我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有更好的结果等着我,但是我想说我愿意去改变一点,变得再圆滑一点。
说个故事:隋炀帝杨广是个好面子的人。裴矩抓住了这个机会,就征集四方的珍奇宝物,将之展览出来向外国人显摆,并且在大街商家广盛美酒佳肴,来此做生意或旅游的胡人可以随便吃喝,以示大方。这样浅薄的摆阔当时就为有识之士所笑,看起来裴矩就是个马屁精。不过这都是次要的,关键是炀帝看了龙心大悦,竖起大拇指对裴矩说:
“你懂我,你帮我做了我想做的事情。”史料记载:装技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
如果仅仅是在隋炀帝和同事面前表现的好,那也只能说水平还过得去。一个真正的精明人,最擅长的就是圆滑,就是周到,就是随机应变。裴矩能讨好隋炀帝这样的暴君,那他如果面对李世民,会怎样表现呢?历史还真给了他一次检验的机会。
话说李世民刚上位就开始整顿朝纲,他想了个歪主意,自己派人用财物去试探手底下的高管,结果有一个不开眼的大臣居然私下收礼,被李世民给逮着了。
这人是谁?当然不是裴矩。老板最烦的就是有人在自己眼皮底下干坏事的,所以李老板打算杀了他。
看到李世民要杀那个收礼的大臣,裴矩表示有话说,他说:“收礼却是应该严惩,但是老板你这手段也有问题,不合礼法。”奇怪吧,裴矩突然大仁大义,义正言辞的开始批评老板了,这是唱的哪一出?
对,这就是真正的圆滑,通俗的说就叫看人下菜碟,老板喜欢什么说什么。杨广喜欢面子,就给面子,李世民喜欢耿直说话就耿直说话。
任何事情都有负面影响,真话有时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善意的谎言不是真正的欺骗,而是为了让别人开心。任何善意的谎言都有润滑效果,使用借口的人用借口来保护自己或避免伤害他人。
鬼谷子人生一辈子,无论家庭背景多么显赫,才华多么出众,要处理好与朋友、同事、家庭等所有社会关系,使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令人喜爱,给人们带来愉快,并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认可,就需要有一定的圆滑,学会做人之道。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因为历经风霜,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变得圆滑而世故,被让直性子毁了你,做人圆滑点不吃亏!圆滑是一种处世态度,别名叫做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