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全家去放风筝,我坐在草地上享受着美好的春光,突然,我听到了旁边的一个妈妈口气严肃地对一个三四岁的宝宝说:“不管爸爸妈妈在不在,只有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打回去。”命令式的口气,尤其时不管,和一定,语气坚定,那个三四岁左右的宝宝只是看着妈妈。
我听到这话,有点心塞的感觉,自己的孩子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被其他的孩子“打”过,也“打”过其他的孩子,那到底应不应该打回去呢?我有以下看法。
第一:家长教育要有弹性。
孩子被打,让他打回去,当然是解气的,但是问题来了,
如果打他的是比他“凶猛”许多,高大许多的孩子,还继续打吗?谁打谁吃亏。——那是自不量力。
如果别人是不小心碰到了,只是不小心,还继续打吗?谁打谁没素质。——那是没有雅量。
如果小伙伴人玩耍没了分寸,你推我攘,还要还回去吗?谁打谁没朋友。——那是没有宽容。
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有错在先,还要打回去吗?谁打谁没底线。——那是不讲道理。
所以,世间的情况不是只有一种,对于一定要打回去这样的说辞,一定是过于绝对了。需要了解情况,对症下药。
第二:打回去指导攻略。
当然,我不反对不能打回去,有时候也能打。
这也要看情况。如果实力相当的情况话,如果对方无理取闹,自己也没什么过错,“打”过来,还能还过去。
怎么还?
第一、不能打眼睛。眼睛如果打了,后果往往很严重。
第二、不能打肚子 。我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中考前夕,几个同学推搡,后来打了肚子,结果那个同学的脾脏受到了损害,连中考也不能参加了。
第三、不能用尖锐的东西去打,一旦用尖锐的东西去打,那后面基本会引发家庭大战。
打哪里合适?
第一、打手是最好的,手臂等都是可以的。
第二、打之前,第一次警告,你打人是不对的,你再打我,我就要还手了。第一次警告是修养的体现,第二次,告诉对方不对,是讲道理,第三次,告诉对方我不是好欺负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第三、你如果以后不打人了,我就和你做朋友,你打人我就不理你了。最后,还需要教的是沟通技巧。
很多时候,不是教孩子要不要打回去,而是让孩子明白道理。
当然,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总会遇到不知道要怎么教孩子的问题,如果家长不会教,就让孩子自己观察,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也许,他也会摸到一点门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