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节期间,大部分家庭都团聚在一起了。那你跟父母或者孩子是相对无言还是相谈甚欢?
正在热播的《去有风的地方》中,有个片段让我很有感悟。里面阿桂婶和老马的对话里谈到孩子出去外面工作成家之后,他们每天的通话内容就是寒暄,互道安好之类的,报喜不报忧。彼此都在用他们认为好的方式爱着彼此。里面阿桂婶提到他儿子有一次重感冒住进了ICU,但是还是没跟父母讲,想想真的很后怕。是啊,重感冒病死的概率不高,可是如果人真的这样没了,这对父母来说该是多大的遗憾呢?知情权很重要,有时候你认为对父母对子女好的方式其实不尽然。因为你不是父母,父母不是你。如果不说出来,怎么会知道彼此之间的想法呢?
把真实的情况说出来很重要。在我长大之后,我也有一段时间总是很懂事地只跟我的父母报我的“喜”,很少报我的“忧”。但是慢慢我发现我的父母很心疼我的“懂事”,反而更担心我了。是啊,很多善意的谎言,彼此都懂。正如父母跟我们说他们很好啊,我们也总会担心他们的“报喜不报忧”,知道肯定是他们不想让我们操心,才什么都往好的讲。很多时候,把真实的情况说出来反而能让彼此更加安心,要相信,我们都是彼此温暖而坚强的后盾!
可以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也可以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关系。父母不能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而是要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进行交流。而孩子也不能一直对父母有着排斥心理,而是要多听“老人言”,把父母当作睿智的朋友,毕竟他们确实经历了很多我们还没经历的人和事,有着更广阔的见识!
良好的沟通,可以让孩子与父母之间有更多的了解与信任,可以铸造强大的精神支柱!所以孩子与父母,父母与孩子,多坐在一起聊一聊吧,这真的是一种很好的对彼此爱与被爱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