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逛街,冷冷清清的街道,人流不似往常那样多,食肆店铺的灯光闪烁,热气腾腾的蒸汽在透明的玻璃窗户上留下白花花的一片。
末了,他说,给他写篇文章。
我说,好。
image他是我高考复读班里认识的,那年他分数刚上线,没走,就来到卫中复读。
进复读班以前,他在一中。
中考640分进了一中的尖刀班,他生性执拗,高三那年全校高三集体补课,他是班里唯一一个回家自习的人,为此老师不知道打了多少通电话也没请的动这尊大神,他也乐得清闲自在,高考结束后出成绩,他很失意,冷静下来就去了卫中复读。
他的行为方式非同一般。
别人的桌子上都堆满了一摞摞资料以及习题本,他的复习资料只塞满了狭小的桌仓,写题时,掏出一本,封面一扯,撕下两页习题就做,做完就扔,回家每科各撕一页,后期大家的复习资料都码了好几箱,他的资料所剩无几。
犹记得冬天的时候,大家都穿的厚棉衣,裹得像菜包子一样,天气渐渐变冷,陆陆续续有人感冒请假,他破天荒在教室里穿着半袖听课,老焦是我们班主任,看到后称赞他为真男人。
他是一个赚钱意识强的人。
寒假补课半个多月,距离过年还有一周放了假,他赶集,穿着老式的厚军大衣,开着那辆陈旧的红色三轮摩托,后车厢载着一堆大条幅春联挨街串巷的卖,要么扯着嗓子吼要么挨家挨户上门推销,临了去集市干个晚集,低价促销。
一天纯利润四五百,高峰期一天两千多,说这些很多人不信,因为他清楚哪些村镇、哪些集市、哪个时间段、人流量多还是少,怎么判断应该去往下一个集市,对信息的把握以及形势的判断都较为准确。
这些都促成他明锐的嗅觉,今年他在学校里开办了自己的影像工作室,咬牙买了一万多的单反,负责拍照以及视频制作,还是赚了不少钱。
他还是一个爱好音乐的人。
他喜欢弹吉他,第一把吉他是他高二那年自己卖孔明灯挣的1500块买的,买了吉他不会弹怎么办?他就一次又一次跑到网吧上网搜教学视频,把曲谱打印下来,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在班里演奏,也在元旦晚会上弹唱。
他说曾经去过几次北京,一个人,一把吉他,和大多数流浪歌手一样,他孤独的走在大街上,亢奋的弹着吉他,悲伤的唱着那遥远的姑娘。
说了那么多,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
只是不要让自己的脚步停在最初的位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