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不会阅读?掌握好这 5 件事就够了

不会阅读?掌握好这 5 件事就够了

作者: 雨山子皿 | 来源:发表于2016-03-28 09:37 被阅读105次
    图片来自《死亡诗社》

    文/雨山

    周末听首都图书馆的讲座,读书的「桥」与「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员杨匡汉老先生的讲座。
    引发一些对阅读的浅薄思考。
    阅读需要 7 分钟

    1.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工作/学业那么重,下了班放了假,这些时间,我们完全可以一觉睡到下午,叫个外卖,宅在家里看剧撸片。也可以逛街,游玩。我们使自己彻底的放松,尽情的享受,充实的生活,为什么还要培养阅读的爱好?

    细想,我们阅读的目的不外乎以下 3 种:
    放松休闲,看看网络小说、笑话、段子、刷简书、刷知乎、刷微博。
    获取信息,比如阅读报纸、杂志、自媒体、行业媒体。
    学习知识,除了学校的教科书以外,还有自我充电式的读书,比如阅读专业类书籍。

    这三种目的,我们除了阅读,通过和人沟通交流、看视频等其他方式也能得到。说白了,这些都基于个人兴趣。一个人,一本书,就可以获得非常私人的绝佳体验,当中的满足感有时候是无法和别人讲的。我们偏偏愿意把一部分时间交给阅读,除了喜欢,我想不到更好的理由。

    阅读,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2.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

    有人坚决拥护纸质阅读,有人喜欢电子书。杨匡汉老先生的观点是要多读纸质书。他认为书香和纸的触感是独一无二的。家里藏书非常多,他儿子说可以扫描出来存成电子版,纸质书要那么多没必要。杨老先生说,这些他很宝贝。

    而我自己,以前很爱买纸质书,买了满满一书架,搬宿舍时,苦不堪言。很多人都有类似的苦恼,尤其是租房搬家。后来买了Kindle,很喜欢那种仿纸质的阅读体验。出门坐地铁、旅行,都带着,很方便。电子书没有,就看纸质书。纸质书没有,就看电子书。有些书,纸质阅读体验更好,就买纸质的。

    现在,手机也出了很多好用的阅读App,像豆瓣阅读、多看、Anyview、网易云阅读、微信读书。还有一些社区,像简书、知乎,和媒体类的比如36氪、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也有不少优质的自媒体,杂志类、美食类、健身类、文艺类等等。

    我的观点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在纸质书和电子书方面的个人偏好,没有必要纠结哪一种更好,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就很好。

    3.经典阅读还是畅销阅读?

    杨匡汉老先生认为,这世界上的书很多,好书多坏书也多,而人的时间是有限的。经典的作品浓缩了作者一生的精华,更值得读。所以他更倡导经典阅读。

    现实中,我遇到过很多不爱看经典书的人,一看就困。被中学的语文教育给折磨的根本读不进去的,大有人在。也有人先入为主的认为经典书一定枯燥。有人就喜欢看小说,有人就爱小黄文。你不能说这些书坏不让人家读,这些都没错。人都是按照兴趣来做事的,从中能获得乐趣,那就会读

    但,兴趣也是可以慢慢培养的。杨老先生讲他自己的故事,小时候,他妈妈让他背各种诗,他觉得苦逼,很枯燥。他妈妈就给他讲这些诗的含义,跟他讲「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意思,跟他讲他的名字为什么叫匡汉,就这样,就有了兴趣,背起诗来,也有趣了。

    我们很难再遇到谁,引导我们往更好的方向阅读,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在阅读方面的品味。每个类型的书籍都有好有坏,如果我们长期坚持,有所辨别,慢慢地,自然品味就上来了。

    4.如何海量阅读?

    海量阅读就是不只局限于一种类型的阅读,广泛涉猎文学、小说、历史、政治、自然科学等等类型的书籍。

    海量阅读并不意味着盲目阅读。

    我以前买很多书,却是盲目阅读的典范。认识一些很厉害的人,他们知识体系庞杂,阅读量更是惊人,一比就感受到自己的浅薄。学着人家,买各种各样的书来读,急于求成却毫无长进,搞得自己很难受,很挫败。有些讲座,明明自己不感兴趣,跟风去,去了还买人家的书,弄到了签名,拿回来翻几页就放下了。在网站上买书,为了凑单,一时冲动就买一堆,囫囵读完。

    有一天,我发现,我这样的方式根本就不是真的在阅读。既没有从中获得快乐,也没有获得预期的知识。我只是买了很多书而已,并没有真的在读。

    首先,阅读一定是有所选择的。所以常常你的书单对别人来讲未必完全适用。想要有所选择,自然要学会找书。很多会读书的人常用的办法是,阅读一本书,就会去查这本书的参考书籍,看到书中提到的其他作者的名字就会顺藤摸瓜找到这些人的作品,或者把这本书的作者的所有作品都找出来。通过这些办法,他们总是能找到好书。另外也要判断一本书好不好,适不适合自己阅读。我的方法就是到豆瓣网上,看着这本书的不同版本、评分、书评,也会在购物网站上看评价如何,会去查这个作者本人,试读一下,等等,只要你想,就会有很多办法来判断。

    其次要带着问题来读。比如,像学者为了研究某个问题而专门去阅读,假设我们想弄清楚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就会列出专门的书单,进行主题阅读。又比如,我们拿到一本《肖申克的救赎》,电影拍的很经典,那么原著是不是同样经典呢?电影转换成文字语言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阅读,边读边思考,就会更有兴致。

    最后,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学着吃透一本书。有些书粗略地阅读就可以,有些书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精读。我觉得最佳方式就是记笔记。笔记记得很著名的就是钱钟书,外文笔记就记了200多本。当然,记笔记的方法也有很多。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很受追捧效果也很棒的笔记方式,帮助我们梳理书的脉络,建立框架。也可以写读书笔记和书评,写的过程中,会不断去想书里是怎么讲的,更容易记住。在记笔记之前,能大致浏览目录和全书,脑海里有个印象最好。记笔记之后,也要反复看笔记,吸收这些内容。怎么才算吃透一本书呢?我认为,能把一本书的观念思想转化为自己的观念思想,融入到自己的行为和表达里,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就算是吃透。我自己也在这条路上缓慢前进。

    5.你真的没有时间阅读吗?

    杨老先生提出了几种法子,可以帮助我们在忙碌的时候也能保持阅读的习惯。

    (1)半小时阅读法。每天拿出半小时阅读,假设半小时就看 1 万字,一个月下来,就可以看 30 万字。日积月累,也能看不少书。
    (2)催眠书,也就是枕边读物。很多人都会疑问什么样的书才适合睡前阅读,既然是为了睡眠的,必然不能让思维过于活跃。剧情太有趣勾得人不断读下去的小说就不适合看了。那种让人心静的书就比较适合。
    (3)三上法。古人说的是「枕上,马上,厕上」,今天,我们可以说是在床上,车上和马桶上。
    (4)读书会。杨老先生提的是家庭式的读书会,放声朗读的形式。我想,现在社会上组织的读书会也挺多的,还有一些书友会,也可以报名参与。
    (5)季节阅读法。我个人很喜欢这个提法,跟着生命的节奏来阅读,应季应景。春天可以读春花春树的作品,读活力的作品。夏天可以读清凉的作品,像西瓜,冰淇淋一样。秋天读沉甸甸的作品,冬天读暖和的作品。

    最后,推荐《如何阅读一本书》给看完文章的你。一定不要囫囵吞枣哦,这本书被很多人都推荐过,快被推烂了,但是,好书必然有它的价值和意义。

    希望你喜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会阅读?掌握好这 5 件事就够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rj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