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禾赏析(八)

作者: 蓦山磎 | 来源:发表于2017-01-25 12:30 被阅读0次

咏柳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小禾个见: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咏物诗。诗中不直接讲明写柳树。却抓住了柳树的特点。笔下处处都是柳树的风采。用奇妙的想象生动的语言把柳树的的形象再现。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体现了高超的艺术手法和语言技巧。

首先锁定树的形象。什么样的树?高。绿。抓住这两个特点。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把树比喻成碧玉。抓住二者绿的共性。突出了绿。那高怎么办呢?又用了拟人手法。说碧玉妆扮成一棵树那么高。高的特点也就出来了。同时作者没正面比喻说树像啥。而是拟人加比喻说碧玉打扮成树的样子。角度新颖。同时,一句话的容量很大。语言艺术表现手法很高。自然生动。巧妙而不留痕迹。这还只是开头。

下一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前面描摹了树的形象。接下来就要锁定柳树的特点。让读者一看。就知道这只能是柳树。成不了别的树。于是千万条绿色的丝绦垂下来。万字夸张。丝绦比喻。写柳树枝条的特点。还是没直说。却能让人一下明了。这是柳树。描写不仅生动而且贴切。紧抓特点展开的想象。

接下来笔锋一转。一问一答。问:这么细的叶子谁裁出来的?这问的好啊。为何?因为这个问句里偷偷藏了个肯定的前提。即,这叶子不是树上自己长的。而是不知道谁裁的。是啊,谁裁的呢?不禁使人浮想联翩。

答:二月春风似剪刀。说是春风裁的。它就像剪刀一样啊。这里主语换成了二月春风。意在强调春风。春风剪柳。多么美的画面啊。比之前的更加鲜活了。读者也仿佛置身其中。看着万条碧绿的丝绦飘来拂去。分明得感觉到春风的吹拂。柳树的飘逸柔美。春光明媚无限美好。都在此句流泻而出。作者夸张的笔触下含蓄的情思不知不觉就感染了读者。没有一句直抒胸臆。却把情感和文字糅合为一体。让读者自己体会出来。

一首看似浅明的咏物七绝。把咏物的关键:体物传情。表达的相当完美。

相关文章

  • 小禾赏析(八)

    咏柳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小禾个见: 这是一首脍炙人...

  • 小禾赏析(十八)

    闺怨 作者: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 小禾个见: 这是一首闺怨诗...

  • 小禾赏析(十七)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小禾个见: 思乡是一...

  • 小禾赏析(十六)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小禾个见: 这是一首...

  • 小禾赏析(十五)

    凉州词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小禾个见: 这是一首情辞悲...

  • 小禾赏析(十)

    除夜作 作者: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小禾个见: 这是一首羁旅诗...

  • 小禾赏析(十一)

    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小禾个见: 这首诗是...

  • 小禾赏析(十二)

    集灵台 作者:张祜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小禾个见: 这是一首很独特...

  • 小禾赏析(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小禾个见: 作...

  • 小禾赏析(九)

    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小禾个见: 这首诗讲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禾赏析(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vt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