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和挑战。我很庆幸,自己所遇的时代很好。大学毕业工作包分配,当时也许并没什么感觉,但是,现在再回头看,真是太幸运了。
现在有很多农村孩子,虽然上完大学,依然找不到工作,只能自己创业,可是,有的人适合创业,而有的人并不适合。所以,他们的路比较艰难。而我们那个年代,不管好坏,总有个分配的单位,不用自己操找工作的心。
我们那时的分配基本上是从哪里来再回到哪里。各省的学生再回到各省去,然后由省里进行二次分配。个别优秀的同学占用了学校留到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少量指标。
我在大学的学习成绩一般,对于分配工作没有太高的要求。我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里搏击,反而适合在那种能够发挥自己能力的小地方。
记得大学毕业之前,教导主任找我谈心,他说,看我性格内向,比较腼腆,所以,把这个单位的指标先让我选择,问我愿不愿意去。我那时很单纯,没有思考,没有跟别人商量,当下就答应了学校的安排。
那是一个我省中等城市的国有煤炭大企业,我是学通信的,被分配到一个处级单位的一个科里,这个科叫通信科。负责整个企业的通信工作。
和我一起实习的一位男同学,被分配到石油部的通信公司。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们俩被分配到邮电部以外的部门了,其他多数学生都在邮电部工作。
成绩好点的分到邮电研究所或者设计院,成绩一般的就分到邮电局。那时候电信和邮政还没有分家,所以都叫邮电局。
刚到单位,被称为技术员。领导给大家介绍,“这是咱们单位刚分配来的技术员”。我们的办公楼顶有一口大钟,到点就会报时,是这个地方很醒目的建筑,也叫通信楼。旁边一座楼是计算机中心,我当时其实很想去那里。我们楼的对面是科研所和设计院。
单位对我们这些大中专毕业生,还是很重视的,都是干部身份。那时,我们处大学生还比较少,所以工作竞争不激烈,心情比较放松。
我的办公室是科里的技术室,有八位员工,六位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位中年人,一位老师傅。办公桌都是面对面拼在一起,谁在干什么都一目了然。
虽然在校学的专业是综合性的,包括交换、线路、载波、计算机等等,但是,到了单位,就得分工,大家都要有事做。我是女同志,所以领导就让我搞交换。我办公室还有一位比我大三岁的姑娘,她也是搞交换的,是邮校毕业,可人家比我早工作五年了。
工作的第一年是见习期,工资是61元,这在我们同学中算是高工资了,他们一般是50元。我第二年转正后,工资是72元。那时就想,如果每个月能开100元就满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