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电视大概在5岁左右。

那年春节期间屯里来了外村的秧歌队,虽然不如本屯子三姑父的秧歌队舞得好,但动作,衣着另有一种韵致,而且属于农村人的娱乐真的太有限了,所以每每年节时咚咚跄跄的锣鼓声绝对是极大的召唤。而且那是家家都不富裕,年前年后秧歌队频频光顾,赏钱就是一笔开支了,所以听见锣鼓声音,也就有人家用锁头把门了,而自己或去串门儿,或者就混迹在看热闹的人群里。
听见锣鼓我和弟弟跑出了院子,爷爷不放心也跟了出来,循着声音找到了队伍,我和弟弟在看热闹的人群里穿梭,爷爷则看顾着我们。
秧歌队拜望了一家又一家,我们跟着人流走了一家又一家,正是数九天气,寒气早就打透了棉衣,但看热闹的热情并未消退。又到了一家,男主人当时应该是村里的会计,那时我不懂会计是做什么的,但听长辈们都这么说,也就在心底留意了,不知从那里论起来的,我们得叫男主人四姥爷。秧歌舞得热闹,我们看得也尽兴,但爷爷怕我们冻坏了,就说去四姥爷屋里暖和暖和。
四姥爷的屋里很暖和,四姥爷正和几个人坐在炕上喝着茶水看着地下桌子上的一个灰色的匣子,那上面正有人影晃动,也有声音穿出来。四姥爷说:“何必跟秧歌挨冻,坐炕上看看这小电影。”说着话早有四姥娘递给爷爷一杯茶水,爷爷坐在炕沿上,我和弟弟挨着爷爷坐下了。
其实我不想看这灰匣子里的人影,因为他一点也不鲜艳,没有秧歌服艳丽夺目,但爷爷不走我也不能走。可看着看着,我就被故事吸引了,现在想想那应该是《泥人张传奇》吧,具体记不得了,但奇怪的是当我看得入神时,那匣子里的人就仿佛和我们炕上看的人一样了,有了气色,衣着也有了颜色。

(图片来自百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