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199/bbc4a0dc2d9161e3.png)
去年7月写了一点有关打车(出租车)软件的东西。当时写得比较粗糙,不过里面的一些想法也得到了印证,比如语音打车,智能拼车。
过去一年,这个新行业在各个维度上都发生了很多事情,
- 资本层面:滴滴与快的合并
- 网络营销:Uber层出不穷的营销;神州租车黑Uber
- 产品形态:出租车、滴滴顺风车(拼车业务)、滴滴巴士、1号货的、滴滴代驾、租车?
- 交通工具:小型轿车、商务车、巴士、货的、船、直升机......
各类业务形态几乎涵盖了整个出行市场,低价,中高端 以及企业级。
这类软件不断在司机,车辆,乘客,监管者这几类角色之间建立各种联系。业务线延伸一下,跟司机与车辆有关的业务包括维修,保养,保险;跟乘客有关的业务包括驾考培训,购车。所以说这类公司成长为一个独角兽并不是不可能。
此外这类公司本身具有的良好技术基因也可以造就更多可能性(有些已经发生)。
- 为企业提供API (新闻:滴滴企业版将开放API)。企业可基于该API接口开发自己的用车服务,为企业内外部用户提供各类用车服务,如店老板们可以给自己的VIP客户提供专车接送服务。
- 上车地点推荐 (36Kr新闻)
- 为政府部门提供精准的出行习惯数据,协助优化公交线路,加油站与充电桩的设置;优化公交车发车间隔。
- 与更多生活场景的结合:
- 演唱会。 这个比较明显。
- 电影院。根据购票平台可以估计出某个时间点某个影院附近所需的车辆数。
- 地铁。 直接接驳小区与地铁站的顺风车。
- 出行的规划(一整套服务)。地铁,公交,专车。
- 通过车为人提供更多服务。配送电视,手机。
===EOF===
相关资料
- 1号货的:同城货运货流平台
- 滴滴巴士是针对现有公交主干线的补给,满足现有公交体系无法满足的出行需求。在定价方面,滴滴巴士整体价格在7元到13元不等,是目前城市公交价格的3-5倍。目标客户群主要集中在年龄段20-40之间的上班族
- 滴滴快的 PK Uber,在讨好中国用户这件事上,本土派和洋和尚到底哪家强?
- 派单还是抢单
题图来自PingWes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