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素书全鉴(43)安礼章第六

素书全鉴(43)安礼章第六

作者: 长贵 | 来源:发表于2022-06-21 21:37 被阅读0次

      顺应世理才能做事事成

这里的“礼”其意义已经超出一般形式意义上的礼数,其本质足以上升到“理”的高度。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成就伟业的做事手法,是一个有纲领性质的指导方针。当你感觉世间艰难、处事不顺时,原因可能就在于你没有遵循这个“理”。

        不舍小过会让人怨恨

【原典】

怨在不舍小过。

【王氏点评】

君不念旧恶。人有小怨,不能忘舍,常怀恨心;人生疑惧,岂有报效之心?事从不宽,必招怪怨之过。

【译释】

抓住下属微小的过错不放就容易招致怨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领导者应该恕小过,防未然,给予犯小错的下属改过的机会。既是一个领导者的雅量,也会让人觉得通情达理,富有人情味,从而产生凝聚力。

被宽恕者往往会痛悔自己的过错,产生感恩的心,改正错误,更加努力地工作。

        未雨绸缭谋算者必胜

【原典】

患在不预定谋。

【王氏点评】

人无远见之明,必有近忧之事。凡事必先计较,谋算必胜,然后可行。若不料量,临时无备,仓促难成。不见利害,事不先谋,返招祸患。

【译释】

不在事前做好谋划,在问题发生前不做好防范的准备,这都是失败的根源。

“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三国演义》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刘备和赵云去江东联姻,诸葛亮给赵云三个锦囊妙计,都是对整件事情的事前谋划。赵云依靠诸葛亮的三个妙计,使得孙权和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是否具有预测能力对于一个人成就事业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没有发生前,能够用发散性思维,全方位思考问题,把可能发生的情况都纳入考虑范围,然后有针对性做好准备,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相关文章

  • 素书全鉴(43)安礼章第六

    顺应世理才能做事事成 这里的“礼”其意义已经超出一般形式意义上的礼数,其本质足以上升到“理”的高度。是一个人...

  • 《素书》安礼章第六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饥在贱农,寒在堕织。 安在得人,危在失事。 富在迎来,贫在弃时...

  • 素书 安礼章第六

    安礼章第六 作者:黄石公 此章分为两段。第一段:以排比的方法,对仗的文体,阐发了明辨盛衰、通晓成败、审察治乱、追本...

  • 11月22日,周二,《素书》安礼章第六

    2022年11月22日,农历十月廿九,星期二,早上7点,准时起床。 今天介绍《素书》第六章“安礼”。 【...

  • 素书全鉴

    (东篱子解译,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 一本书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改变中国封建历史的进程。 这本书就是《素书》,这...

  • 素书全鉴

    道是人必须遵循的最高法则 【原典】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张氏注曰】 道之衣被万物,广矣、...

  • 素书 六、安于礼仪 [安礼章第六]

    六、安于礼仪 [安礼章第六] 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如此,理身、...

  • 安礼章第六

    安礼章第六 注曰:【安而履之为礼。】 王氏曰:‘安者,定也。礼者,人之大体也。’此章之内,所明承上接下,以显尊卑之...

  • 素书全鉴(4)

    做个有慈惠恻隐之心的仁者 【原典】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所成。 【张氏注曰】 仁之为体如天...

  • 素书全鉴(3)

    有多高尚的德行就有多大的成就 【原典】 徳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张氏注曰】 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书全鉴(43)安礼章第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ae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