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149625/070c9051722bb10b.jpeg)
杨 梅
苏有民谚:“小满枇杷半坡黄,夏至杨梅漫山红”。每到阴历五月的江南的梅雨季节,有一种水果是最受上海人所喜食的叫“杨梅”。吃杨梅的季节很短,也许是与雨纷纷的阴湿湿的梅雨天气有关吧。民间有“乡村五月芳菲尽,惟独杨梅红满枝”的赞誉词。是的,杨梅那水汪汪的、亮晶晶的,色泽红艳,酸甜适口,沁人肺腑,确实总能让人馋涎欲滴,欲罢所不能的。
当然,在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里,以杨梅为题的吟咏、绘画也有很多。南宋词人陆游曾把杨梅称之为“骊珠”。其有诗曰:“未爱满盘堆火齐,光惊探领得骊珠”。对于杨梅的那种诱人娇姿,明代诗人徐阶盛也曾把它誉之为:“折来鹤顶红犹湿,刺破龙晴血未干。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长安”。在他们的字里行间都把杨梅的形态和味道,都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确实也能使人难以忘怀,引发遐想。
其实我更喜欢的是宋人陆游的《项里观杨梅》里的那一首;山前五月杨梅市,溪上千年项羽祠。小伞轻舆不辞远,年年来及贡梅时。词中既有传说,又有典故。传说项羽曾经在浙江的绍兴流寓,所以这里有个地名叫作项里,也有一座祠庙叫作项羽祠。而这个地方又离陆游的家乡浙江的山阴不远。所以年年的五月,这里的杨梅成熟时,人们都打着伞,坐着轿子,络绎不绝在来这里祭拜项羽并且带回鲜美的杨梅。而典故呢,这里的人们用杨梅来祭祀他们心目中的英雄项羽,所以杨梅也叫作贡梅。
江北荷花开,江南杨梅熟。正好饮酒时,怀贤在心目。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在他《叙旧赠江阳宰陆调》的诗中写到的。我们都知道,李白是在他的44岁的那一年,被唐玄宗重金放怀,其先游历了北方,后又在他的48岁那一年,回到了南方古都的金陵。此时正是江南的五月间,正是江北的荷花开放,也正是江南的杨梅成熟的季节。好花,好果,好酒,人生壮怀的诗人李白能和朋友叙旧谈些什么呢?当然是谈他的生平,谈他的如何从四川的游侠,成为了一个翰林。这中间当然有朋友在长安的礼遇相知,更多的还是盛年被弃用的无奈和伤怀。我也想,他的杨梅熟,饮酒时,怀贤在心目,大概是怀的是唐玄宗,也大概是怀的是京城的高光岁月吧。
我喜食杨梅,尤其是浙江余姚的那一颗颗外表圆润可爱,色泽鲜艳夺目的杨梅。我想,每一颗余姚的杨梅,就如同一颗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表面布满了细腻的小小的突粒,仿佛都在诉说着它们成长经历中的艰辛的故事。当你轻轻拿起一颗颗杨梅放入口中,首先感受到的是那一层层柔软的果肉,轻轻一咬,那酸甜的果汁瞬间在口中迸发开来的感觉。那一种独特的酸甜滋味,恰到好处地刺激着味蕾,能让我陶醉再其中,也能让我欲罢也不能。
我们也都知道,杨梅在我们的国家有很多的产地,不同的产地的杨梅有着它们各自独特的风味。有的地方的杨梅甜度较高,犹如蜜饯般甜蜜;有的地方以酸度见长,给人一种清爽提神的感觉。但无论是那一种产地,杨梅都是以其浓郁的果香和丰富的口感,赢得人们的喜食和喜爱。当然在杨梅成熟的季节里,人们更愿意,更喜欢地纷纷走进实地,去亲手采摘这一些可爱的杨梅。在这绿树成荫的果园中,一边采摘着火红的杨梅,一边品尝着新鲜的杨梅,一边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那是一种何等的惬意与满足。又是城市森林里的生活中的人,是一种何等的难以寻觅的最好的享受与释放。
还是宋代词人苏东坡总结得好;“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今年夏至的那一天的早晨,我出门看见那一些自产自销的果农摆放在路头街边的那一只只小小的竹篓里盛满了精致的余姚的杨梅,上面盖着蕨叶,那一股股细腻清新的时节味道不断地向我扑面而来。杨梅,这夏日里的酸甜诱惑的水果,一定会用它那独特的魅力征服无数人的味蕾,也一定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那一种难以忘怀的美味的记忆。杨梅它不仅仅是一种水果,它更是夏日里的一份份美好与期待。
我喜食杨梅,尤其是那余姚的杨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