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薛家易的136篇原创文章】
昨晚把杨天真老师在混沌大学的讲课细细听了一遍,因为一开始,我就喜欢杨天真老师这个人,干练与专业,始终是我对她的直观感受。
外界对她的评价有些不太美好,但我不太在意外界的评价:谁又能让所有的人都喜欢呢?
杨天真把艺人经纪做得很专业,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跟一个KOL的经纪人交流,我说:教育培训行业的个人品牌专题其实本质上跟艺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我的内心一直把这两者划了一些等号。那时候只有这个经纪人是懂我说什么的。
但今天杨天真亲自来根据艺人经纪来讲个人品牌,作为一个权威亲自来把这两者贯通将给我们听的时候,我知道我又可以向这位前辈取经了。
听了整场下来,很多是我原来就有在思考,但是一直因为没有一个权威的人来给我答案,所以这个问号一直存在着,但这次的学习,让很多的问号,变成了感叹号。
今天把对我最受启发的6点分享一下:
1、经纪人管理其实应该艺人品牌管理,所以经纪人的角色更多的是帮艺人做好艺人个人的品牌,所以跟我们当下做自己的个人品牌是相通的。
2、经纪人(艺人品牌管理)的工作内容是3大管理,分别是:内容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
①内容管理:该做什么事情,该用什么内容呈现在世间面前;
比如艺人有很多种:是唱歌的、还是演电影的、还是演电视剧的、抑或是主持人、还是综艺咖等……
而我们做教育培训也有很多种:是擅长线上的、还是擅长线下的、是幽默的、还是沉稳的……
比如我认识的一个KOL,他在直播、千聊这些平台,就跟明星一样熠熠生辉,一个人对着架子上的手机,完成了整场直播。但是在教室这些现场的地方,虽然也挺好的,但始终没有他在线上的生动,所以我问他是否做线下课,他说对自己的定位是做线上,暂时不考虑线下。
②时间管理:决定做不做,准备它需要多少时间,产生的效能是否与这个时间画上等号;
这个其实还是在我之前提过的一篇文章:决定一件事有没有做的必要性,这里讲得更彻底一些,就是时间的ROI(投入产出比),投入的时间是否能带来转化。
③情绪管理:分清事情和情绪,避免情绪的干扰。
提到情绪管理,最难我欣赏的还是我同龄的一个KOL,她是一个很喜欢哭的人,也就是哭帮助她梳理所有的情绪。
每一次受到打击也好、误解也好,她会哭得很厉害,但哭完之后,就没事了,什么都相通了,我始终觉得,一个人的格局体现在一个人的情绪管理上。
3、个人品牌在前期可以驱动公司品牌,在后期出问题会影响公司品牌。
之前我心里一直在好奇个人品牌和公司品牌的关系,曾今待的一家公司,我发现因为个人KOL很促进粉丝对品牌的认知,但是一定时期后,又是阻碍的,直到天真老师讲出这句话,对,的确是这样。
而个人又是多变的,如果决心做公司品牌的话,一段时间后,需要从个人品牌上有切割的意识和动作。除非这家公司是一直做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个人品牌的。
4、个人品牌、媒介与大众的三角关系
营销:截取你个人的特质,选择相应的媒介,投放到该投放的大众那里去。
个人输出——媒介——大众:这个过程叫营销。营销即是精准掌握三角关系。
之前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自己总是反复强调朋友圈营销,我以为是自己的惯性,但从这里竟然找到了答案。
朋友圈是个人能够支撑起来的媒介,像抖音抑或其他一些,背后其实是需要团队的(即使这个团队小到只有2-3个人),但朋友圈是少有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个人输出的媒介,而且投放的大众是精准的(也就是你的朋友圈的人)
5、对于大众来说是有3个特点:喜恶同因、众口难调、刻板印象
喜恶同因:也就是说一些人喜欢你的理由恰好是另外一些人讨厌你的理由。所以在定位时,怎么找到让那些喜欢的人喜欢你是最重要的。
众口难调:这个决定了是做小众还是做大众产品;
刻板印象:所以要结合自己的标签给大众最短时间认知;
6、创造内容:穿什么的衣服、说什么的话、做什么的事,+在哪里看到=是什么样的人
穿什么的衣服:衣着非常重要,因为是别人给我们第一印象,穿符合我们身份的衣服去见人。
说什么的话:比如我是一个做教育培训行业营销、个人品牌相关的,那么我在朋友圈可以时不时展示这个部分,让别人形成对我的认知。
做什么的事:聚焦做的事情,都应该是跟我的标签相关的,持续在这个点上精进。
花一个晚上和清晨,梳理出来从艺人经纪学习到的个人品牌内容,希望对各位做个人品牌的人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