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听茉莉的课程时,对于“评判与期待”有了新的认识,似乎也找到了生活工作中的困扰原因,今天在家带娃,更加有深刻的体会。
因为评判与期待,放弃了自己的主动权,事中意识不到的时候,还在向外寻求原因,真是当局者迷。
大早上,准备去做运动,顺便买早餐,但每天我一离开床,小宝像是熟悉的气味找不到了,就开始哭着找妈妈。今天也是,在早起和陪娃中,我再一次的选择了后者。
我一直有一个信念就是妈妈才是孩子最大的底气,为什么爸爸不是呢?男士们不细心,没有女士们事事巨细。
正是认为有自己的陪伴宝宝才会更好,所以,俩宝宝今天都想陪好,小宝宝一天都离不开一步,不停地喂米粉,牛奶,水果,零食,换片片,陪伴睡觉
大宝宝的作业重新查漏补缺一下,补的时候,有点质量不好,就认为大宝粗心,得返工,等小宝睡醒接着带小陪大。
这个时候,期待爱人能够分担一下我的任务,但爱人不这么看,觉得女儿的作业是她自己的事情,差不多就行。
等到下午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有点累了,当事情达不到我的要求时,就会出现疲累告诉我,要暂停一下了。
当我评判女儿粗心时,有责怪他的语气在里面的,这件事情一旦被我定型,能量就不再流通了,背后也没有更多,其他的可能性。
当我对爱人抱有自己视角的期待,并且得不到相同频率的回应时,我又特别执着自己是对的,能量再一次受阻。
离我们最近的人是最滋养我们的,当能量不再流通了,剩下的就是虚耗。
等我意识到这一切时,就赶紧换一个安静点的环境,静下心来,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的事情上面,我又鲜活起来了。
凡是累,都不对。当我头脑里迸发出这个信念的时候,我更加意识到,我要好好的面对自己的功课了,我选择什么样的信念,便是在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当我疲累了,这一定是我选择的结果。那就从源头出发,问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相处模式,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妈妈,然后,轻松上阵,享受一切的安排。
今天的碎碎念,ove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