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个周末,我很是高产,但是写文章写着写着就有些意兴阑珊了。毕竟完全安静的环境,很容易会让人心生烦躁,而且总有这天地之间只剩下我一人的孤独感。但是听音乐也好不到哪里去,坐在那里不动的情况下,听音乐感觉很容易就走神了。而放个电视或者电影,又会因为错过剧情导致要回头重看。
所以我会选择开个直播,简单来说就是要听个人声才能安心的做一件事。我们都意识到了,直播开始逐渐的走进我们的生活,究其原因,应该就是它的出现,缓解了现代社会的个体孤独感吧。人类终究是群体性动物啊,钢筋水泥隔绝了人类的共处,我们就需要额外的陪伴。
而陪伴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显得异常宝贵,我们都在努力的打拼,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了实现所谓的财富自由。即便身边能一直有朋友陪伴,偶尔独处的时候,巨大的安静,就如同吵闹一样,会敲击自己的耳朵,给自己的大脑予以重击。我们需要陪伴,陪伴带来的,是人的气息,是安全的舒适,是裹着被子的敦实感。
所以直播行业异军突起,成为了现在最热门的行业。虽说总有人觉得直播行业无法给社会带来什么具体可察的价值,所以常常会有人抵制。觉得直播就是藏污纳垢,是道德败坏的体现。有的时候我会觉得,能做出这样评价的人,怕是自身也没太大底气说自己的道德有多高尚。对于评价者,我不想评价什么,总觉得会惹出麻烦。但就直播对我而言,我看到的都还算正常,大数据时代,你所看见的,都是大数据猜测你会喜欢的东西。
而大数据的猜测,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浏览喜好来决定的,我会偏向于听一些没什么营养的聊天式的直播,或者没有很强目的性的直播。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听上文也不会影响听下文的直播,这样会让人不容易焦虑。我会很讨厌看一下有强烈目的性的直播,比如买房升学推荐,或者是一些才艺展示的直播,基本都会直接点击不喜欢。
其实真的投入写作的时候,我也根本不会听的清楚直播里到底讲了什么,但是变化且无规律的声音就会让人比较有安全感,觉得不那么孤独。当然每个人的特性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需要完全安静的环境来做一件事情,因为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
说到集中注意力,作为一个老师的DNA就动了,基本上每一个老师都会遇到或多或少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这是不是也能说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比例非常高,高到他们应该是一种常态,而非异类。我不确定这样的孩子到底能否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可以做到一心多用,但至少学习和写作业这件事情,他们需要相对更加安静的环境。
不仅如此,他们还需要一点氛围感的加持,比如我们会选择去图书馆自习,比如在考试的时候,他们的状态会更好。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就让他们的童年里不要出现直播吧。在家里也是如此,用家庭氛围来督促孩子写会作业,他们写作业,我们也趁机看会书。总之一起约定一个半小时时间是远离手机的。
当然,对于这样的成年人来说,也是如此,远离直播保持健康,才是更好的选择。花花世界迷人眼,我没有足够的自制力,就绝对不出触碰我不能掌控的事务。
回归到直播来说,即便我多么的需要它的陪伴,但是不得不承认,它作为新兴的行业,的确还需要更多的监管。越来越细致的行业规划,会有利于直播行业未来的发展。我们要努力让行业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清澈,而不是一时新奇的快餐文化。即便是快餐文化,也应该是像快餐界大佬们一样,有自己的行业标准,至少干净卫生。
最起码,我还指望着直播能多陪我几年,让我在写作的时候可以不动脑子听个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