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园

作者: 纷至沓来 | 来源:发表于2023-07-23 15:11 被阅读0次

    原文:

    于园

    【明末清初】张岱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译文:

    于园位于瓜洲停泊船只的码头五里铺,(是)富人于五所修建的园林。(如果)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去探访),(这座园子)的开门钥匙是不会拿出来的。葆生叔任瓜洲同知时,(曾)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热情地招待了我们。

    园子里并无其他奇特之处,奇就奇在用石块垒成的假山上。前堂之前有一处石坡高两丈,上面栽了几棵果子松,顺坡栽着牡丹、芍药,人上不去,(这座假山)因充实称奇。后厅靠着大池塘,池中假山像奇特的山峰、陡峭的沟谷,直上直下。(如果)人走在池塘底,仰望莲花反像长在天上,(池中假山)因空灵称奇。卧房的栏杆外面,假山做成的山谷盘旋而下,像螺蛳回旋形的贝壳,(这座假山)因阴暗深远称奇。再向后有一座水上楼阁,长长的,形状像小船,横跨在小河之上,四周灌木覆盖丛生,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坐在楼阁里,不知不觉被周围的幽深和碧绿所陶醉。瓜洲一带的众多园林亭榭,都凭借假山闻名,(经过细心加工)假山安置于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晚明散文名家﹣﹣张岱

    张岱(1597年﹣1679年),明末清初散文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张岱出身于仕宦家庭,但终身未做过官。少年时,服用豪华,游山玩水,过着放浪不羁的"风雅"生活,对戏曲、音乐、乃至品茶、饮膳,无所不好,尤善古文。明亡后,披发入山,追忆往事,安贫著述,寄寓故国之思,表现了民族气节。

    张岱在文学上承袭"公安派""竟陵派"的主张,反对崇古、拟古,提倡任情适性的文风,并能兼取"公安""竟陵"所长,避其所短。作品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诸如风景名胜、世情风习、戏曲技艺,乃至古董玩具,无所不记。尤其是明亡后,面对国破家亡,人民生灵涂炭,他写了《陶庵梦记》、《西湖梦寻》两书,回首20年前的豪华靡丽的生活,抒发对故国乡土的恋情,写景抒情、叙事论理,浑然一体,文笔清丽流畅,时杂诙谐。描写山水景物,逼真如画,诗意盎然。又对当时的民间艺术,多有记叙。文章生动活泼,自然动人,其间也体现了封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的趣味。

    他长期隐迹山中,阅读了大量明朝史料,从32岁开始,编写纪传体明史。他在贫困中,坚持写作,终于写成史书《石匮书》。因崇祯年间史料不足,此书只记到天启朝;康熙初年,又续补,题为《石匮书后集》。可惜《石匮书》已经亡佚。他的散文成就最高,是晚明小品文代表作家。著作有《琅媛文集》6卷,《陶庵梦忆》8卷,《西湖梦寻》5卷和《石匮书》、《石匮书后集》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于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gf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