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素书全鉴(56)

素书全鉴(56)

作者: 长贵 | 来源:发表于2022-08-07 22:09 被阅读0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原典】

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

【张氏注曰】

五行、五戏、五声散于万物,自然相感应。六国合纵而拒秦,诸葛通吴以敌魏。非有仁义存焉,特同难耳。

【王氏点评】

圣德明君,必用贤能良相;无道之主,亲近谄佞谗臣。楚平王无道,信听费无忌,家国危乱。唐太宗圣明,喜闻魏征直谏,国治民安,君臣相和,其国无危,上下同心,其邦必正。强秦恃其威勇,而吞六国;六国合兵,以拒强秦;暴魏仗其奸雄,而并吴蜀,吴蜀同谋,以敌暴魏。此是同难相济,递互相应之道。

【译释】

有共同语言自然就易于沟通;气韵之旋律相同就会相互感应,产生共鸣;共同属性的事物容易相依相亲;面对共同的困难都会互相帮助。

这一节说的是人际关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人生。

和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你会“近朱者赤”“近贤者聪”;反之,和品德恶劣的人在一起,就会“近墨者黑”“近愚者聩”。

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所以交朋友要谨慎,不可滥交。

        志同道合则大业可成

【原典】

同道相成。

【张氏注曰】

汉承秦后,海内凋敝,萧何以清净涵养之。何将亡,念诸将俱喜功好动,不足以只治道。时,曹参在齐,尝治盖公、黄老之术,不务生事,故引参为代相。

【译释】

同道中人有共同的语言和目标,很容易在各方面结成亲密的团体。他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事业就容易成功。

谚语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就是历史流传的佳话。

相关文章

  • 素书全鉴(56)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原典】 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 【张氏注曰】 五行、...

  • 素书全鉴

    (东篱子解译,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 一本书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改变中国封建历史的进程。 这本书就是《素书》,这...

  • 素书全鉴

    道是人必须遵循的最高法则 【原典】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张氏注曰】 道之衣被万物,广矣、...

  • 素书全鉴(4)

    做个有慈惠恻隐之心的仁者 【原典】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所成。 【张氏注曰】 仁之为体如天...

  • 素书全鉴(3)

    有多高尚的德行就有多大的成就 【原典】 徳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张氏注曰】 有求之谓欲。欲而不得...

  • 素书全鉴(6)

    时刻践行礼的规范 【原典】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张氏注曰】 礼,履也。朝夕之所...

  • 素书全鉴(5)

    以道义为准绳方可立功立世 【原典】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世。 【张氏注曰】 里之所在,谓之义;...

  • 素书全鉴(11)

    要善于以古鉴今 【原典】 才足以鉴今,明足以照下,此人之后也。 【张氏注曰】 嫌疑之际,非智不决。...

  • 素书全鉴(9)

    道的修养超乎一切 【原典】 是以其道足以高,而名扬于后世。 【张氏注曰】 道高则名垂于后而重矣。 【王...

  • 素书全鉴(10)

    正道章第二 最有效的人生韬略是守正 纵观历史,那些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所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书全鉴(5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hi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