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知青故事会
回首南大段(2)

回首南大段(2)

作者: 微光_b073 | 来源:发表于2018-01-13 05:49 被阅读179次

              在南大段林场的中间,有一口老井。直径约有个两三米,由于七十年代水位比较高。随便一个地方,往下挖个两米,三米就能见水。平时林场果园、菜地用水都靠这口老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口井就跟不上革命生产发展的需要。水泵抽一会儿就没水了,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水更是少得可怜,需要停好长时间,慢慢蓄水。大队决定在林场打一口比较深的机井。那时候打机井也是很时髦的,一口井打好后,基本上不会枯水,一直可以抽水用。机井的成本比较高,要打七八十米(50米以上)甚至更深一些。需要一些专用的设备。大队请来了县里的打井队。那时候生产力比较落后,机械化水平程度低。像打井推锅这种比较粗笨的工作需要人力来完成。大队派了几个打过井有经验的壮劳力,和我们青年队部分男知青一起,成了打井的主力军。

            打机井是不能停的,一直是连轴转,直到打好为止。我们的任务就是轮流不停的推动打井的锅。水泵不停的打水,把井里的泥沙带出来,然后顺着刚打出来的井壁往里续水泥管子。水泥管子都是事先做好的。推锅的时候,大家的力气要用的一致。一般都是由一个人领着喊号子,然后大家跟着号子的节奏一起用力。打井消耗体力比较大,个个汗流浃背,天气也比较炎热,我们都是只穿裤衩轮流上去推锅,记不清楚,当时是分成几组。一组大概是七八个人左右。打井的时候吃饭是管够的,随便吃,四两一个的杠子馍,糊涂和咸菜。记得有一回我吃了四个杠子馍,两碗糊涂和一碗咸菜,觉得还不怎么够,但是不敢吃了,仔细算算都好几斤粮食进了肚子。那时我们刚去农村,对这些事情还没有见过,只是跟着出力。领号子的都是农民,几天下来,领号子的人嗓子都嘶哑了,得换人轮流喊,后来我们也学着领号子。

    说起喊号子也非常有趣儿,一般都是领号人喊一句,大家都附和着“嘿哟”。随着嘿呦声一起使劲儿。我现在认为当时喊的号子也是一种民间朴素的乡村文学。刚开始的时候,因为相互不太熟悉喊的大都是一些毛主席语录和革命口号。如: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石油工人一声吼啊,地球也要抖三抖啊。后来在一起,时间长熟悉了,喊着号子也就比较随便了。领号的人可以随心所欲把自己随机看到的事情喊出来。如果看到谁没用力气。就喊谁的名字,某某某偷懒呀,没吃饭呀。村东头有个叫油锤的农民。会喊正反话。东西小路南北走啊,回头一看人咬狗啊,拿起狗来打石头啊,又怕石头咬着手。到了后半夜,更加有意思。因为干活的都是男性,一些黄色小调也跟着冒了出来。当然大家的疲惫乏累乏,也随着喊号人的号声。在欢快的笑声中减退。

    回首南大段(2)

    这是40年后(2014年)薜队长和我们青年队的美女们的合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马范桥人:你们下乡四十年还回去看了看,我们就没回去看成,那年我们一块的知青死了两个人,我们是在下乡三十年时回去了一趟。我的知青回忆发在新浪博客里,你用百度搜马范桥人的博客就可以看到。
      • 马范桥人:刚下乡的时候,农村的水位都很高,开始的时候只要用扁担勾着桶一晃就能打一桶水,后来水位越来越低,连离心泵都抽不上水了,只好买潜水泵,再后来就要打机井。

      本文标题:回首南大段(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iq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