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和朋友聊到情绪价值这个词,我觉得很有意思。
朋友说情绪价值对于企业是很有用的,我说曾经是,从现在开始就要不是了。
先从企业的领导者下层员工说起。
记得前不久有位高管在短视频中对员工说,我不是你婆婆也不是你妈,为什么要关心你的家庭。
换而言之就是,领导没有义务为员工提供情绪价值。
这个事件是里程碑式的,有人当着公众的面,从温情脉脉的企业关怀文化的脸上,撕下了虚情假意的面具。
这其实是必然的,仅仅是给员工提供大量情绪价值而丝毫不给予物理价值,本质是给员工不断地画大饼,而当画饼不再能补偿物理价值,也就是实际上的升职加薪或者减轻劳动强度等等,聪明的领导将不再会白白消耗精力,为员工提供情绪价值。
那么,员工仅凭着给领导提供情绪价值而获得成功的模式还能不能持续呢?
我首先想到自如和董小姐,但是算了人艰不拆。
讲讲李白和杨玉环吧。
当大唐无限责任公司处于上升期,李白这位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大诗人,曾为李老板提供大量的情绪价值,但当李总开始意识到企业有危机在萌芽,便果断给了诗仙一笔钱并客客气气请他滚蛋。
李诗仙是幸福的,因为他离开时,大唐毕竟还在良好地运作。
不幸的是杨玉环。
在李隆基面对强大的物理价值时,情绪价值被无情抛弃了。
当生存环境优越时,快乐主义会压制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而当生存环境变得渐渐恶劣,所有人会在求生的压力下剔除一切可以剔除的东西。
对企业而言,这种优先被舍弃的于事无补的东西,一定是从上至下虚假的关怀与由上向上谄媚的溜须拍马。
从现在开始,所有的起手式都将会是最有效的杀招,而不是马老师闪电五连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