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23印象笔记读后感
在第三章里的关键字是个人知识,还要知识体系
* 从过去的在学校里的被动学习,老师给什么,我们就学习什么转变为我要学习什么在这社会上立足,在工作中,生活中我们需要些什么知识,什么技能让自己存活。首先我们要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积极的一种心态非常关键。书中说到:“这个时代依靠别人的喂养,就只能等着被淘汰”。
* 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刚刚说的从被动转为主动的学习,换句话说就是过往我们的学习模式不断听书,听课,看书这都属于是吸收,摄入的状态。而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输出自己的观点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没有个人输出,头脑等于没有整理知识的过程,没有反思的过程,没有跟生活关联起来。输出其实就是对我们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辨别真伪性。在我们这个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微信微博,信息量都很大,而且不是些什么权威的知识,所以独立思考显得非常重要。学会从多个方位思考,来辨别事情的真伪,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观点。
* 知识体系和我们的个人目标与关注点有关。我们人生的目标决定我们所关注的点,根据关注点,我们会有取舍哪些知识需要去积累,哪些知识没有用。我们外部是有很多诱惑,很多好的课程,我们不可能用我们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所有的知识,我们不能够贪心什么都想去学。当我们知道我们目标的时候,我们应该为我们的目标所充实所需要的知识点。
* 当我们知道我们知识体系的框架以后,我们就可以像磁铁一样,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吸进来,随着我们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我们的框架将会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丰满,我们对知识的应用也会越来越成熟。
* 书中细讲经典阅读与浅阅读的区别,还有主题阅读的读法。最新书籍帮助我们把握未来的新趋势。这些书籍没有好坏之分,各有所长。目的都是让知识为我所用
* 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知识框架,又吸收信息过多,会很难将这些信息学以致用,过量的浅阅读,和碎片化的阅读也会让我们的时间碎片化,我们本来想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没想到我们得知我们的时间却被不断碎片化。
为关注的领域建立笔记本,对我们的知识的整理,我们日常收集的各类信息,就有了固定的去处,而不是被随意安置,每个人的知识框架并不是一撮儿就,而是不断地完善和充实给加工过的信息,经过组织后才可以被称为知识,而只有当知识被用到时,才可以变成人的智慧。个人目标可能会调整,所扮演角色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