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真挚永恒的亲密关系,其实就是寻找自我。” ——克里斯多福·孟
在读此书之前,我一直认为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寻找一个完美伴侣,这个人会满足自己的所有理想标准,相遇情景当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般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从前我拥有的种种问题烦恼,都会在这个人面前冰消瓦解,一切困难都将迎刃而解。只是有的时候也会感到疑惑,那为什么之前遇到的人没有一个可以做到这样呢,也许是疑惑的方向不对,最终只能得出没有遇到正确的人这个结论,而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关键之处,即便是最亲密的伴侣也没有办法代替你走自己的人生之路,对方可以为你指引方向,可以为你提供帮助,满足你的需求,但是这条路还是只能自己去走。这也是有的时候即便是两个人关系紧密,但是仍然会有孤独感的原因了。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亲密关系的目的究竟是怎样的。在看似单纯的寻找和留住那个“特定的人”的过程中背后,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目的,事实上所有亲密关系的问题和挫折,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存在,而且蕴藏着希望。在亲密关系之中,痛苦的浮现不再是让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洪水猛兽,摇身一变反而成为了我们探寻亲密关系中的真理的最佳工具,或者说成为了一种灵魂的馈赠和礼物。我们希望从亲密关系中获得身心灵三方面的满足,而不仅仅是慰藉和陪伴,我们需要的是能鼓励我们超越自我的伴侣,追求的是能激发人生意义与方向,并在我们受到考验时,给予我们帮助的人际关系,即灵魂关系。
我曾幻想过的“灵魂伴侣”大概也拥有着类似的特质,在考虑亲密关系的本质的时候,最开始的时候自己也一定想过这些,只是后面逐渐的忘记了本心,忘却实质的需求,被表面的情绪掩盖了,最后在一段段短暂的关系中循环的时候,终于开始感到疑惑,如果永远都是重蹈覆辙,那么亲密关系究竟有什么意义。
在这样的“灵魂关系”的结合中,我们不只是想得到什么,而且希望付出——不自私、不求回报的付出。直觉上我们似乎知道,当我们真正沉浸于爱中时,我们会很快乐,而快乐时就自然地想要付出。我们希望无条件的付出,因为在我们心灵深处觉得这是对的。在我们所有的梦想背后,在所有对力量、目标或意义的追求背后,唯一的欲望是想了解无条件的真爱。一开始也许我们只想跟另一半分享这份爱,但从“灵魂关系”中得到的真爱不能被局限在两人之间,而是要推及整个世界。
亲密关系是表达人生高低潮的一种艺术,就像所有艺术一样,它也需要个人天分,基本教育的和不断的练习。第一点每个人都不缺,但是差异可能体现在后面两点上。虽然每个人的亲密关系都是与众不同的,但其中还是有一些共同的倾向。“许多人把需求和感觉当作爱;许多人相信争吵时一定有一方对,一方错;许多人经常想操纵或控制另一半;遇到瓶颈也是常事;还有人甚至害怕爱和亲密等...”,在这种日常的亲密关系之中的表现真的是爱吗,一开始发展一段亲密关系的动机是微课找寻真爱,但是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的认知偏差。
在关系之初一定是有被相互吸引的地方的,随着了解逐渐加深,可能这段关系经历了许多困难或危机,但是不表示一开始被吸引的原因消失了,只是我们关注力只放在了不好的事情上面。去开始把注意力从这上面转移下来,瞬间恍如云开月明,抱着思考和求知的心理去面对亲密关系,维持冷静的头脑,这是需要时时注意的,当我们能察觉到情绪而不被其牵引着走的时候,已经迈出了成长的第一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