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传言:《道德经》有900余处改动,近200句意思大变。
比如,《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有的版本是“大器晚成”,有的版本是“大器免成”,“晚”和“免”差了一个字,感觉意思完全不同了。
有人会告诉你:“大器晚成”说明,只要你自强不息奋斗,哪怕起点晚了一些,还是会成功的。
但是大器免成就不一样了,伟业不是你奋斗就能得到的,那是天分。
有的人看到是“大器免成”可能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灵魂震动的感觉。
如果有这种感觉得人,他大概率没有完整的读完过《道德经》。
但凡理解《道德经》的人,都不会有这么大的触动。
为什么?
主要有两点:
一、《道德经》学得再好,不去做,意义不大。
我喜爱读《道德经》,至少读了三遍。《道德经》给我最大的指导意义不仅是内心的调适和思维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懂得了要通过做事培养心性。
所以,真正学《道德经》的人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心性。
心性好的人,当看到有人说《道德经》被篡改了多少多少处,内心是没有多大波澜的。有的也是以一种平常心去探究事实的想法。
二、即便是不同版本之间个别字或者意义不同,只要你掌握了《道德经》的主旨和精髓,是不影响它的核心思想的。
还是以“大器晚成”与“大器免成”举例子。
如果是“大器晚成”。
《道德经》讲述了事物是有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发展规律,那么“大器晚成”是符合这一自然规律的。
对我们而言,只有经历人生的磨难、时间的洗礼,才能在磨难和困苦中积蓄能量,这种能量能够帮助我们成功,成就大事业,这就是“大器晚成”。
如果是“大器免成”。
把这句话放入这一章节中,整体看“大德若谷”、“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这些都是用来论证道是有无、虚实、真假统一体的这一特性的。这些都是例,证的理就是道又无又有,又虚又实。
那么,“大器免成”也是符合整体的句式结构,寓意也很一致。
而且,“晚”和“免”是通假字,也说不定。
而且我再告诉你,像《道德经》这样高能量的书籍,即便有意篡改,其核心精髓是改不了的,而且,真正精髓的内容,哪怕是改了字,变了表面意思,只要你在内心清静的状态下认真去品读《道德经》。其真正的含义是会涌现出来的,并且与你的内心共振,你心中自然知道了它真实的含义。
所以,不要再纠结到底看哪一版本,在大众主流的版本里选择一个版本认真学习,重点是真正做到认清规律,按照规律做事,实心用事的做到,这才是大智慧!
haoyunbaoze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