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我的精神家园》(六)

读《我的精神家园》(六)

作者: 摆舟 | 来源:发表于2023-04-08 23:18 被阅读0次

这周读的文章不是很多,但是对每篇文章却都有一定的思考,这或许是因为感同身受的缘故吧。

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文中,关于人文景观,小波指出:所有的人文景观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假如你把它扒掉了,再重建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说是把人文景观给扒掉,我的记忆中似乎有这样一件事——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阻止拆北京城墙。只是很遗憾,他们没能成功。更遗憾的是当人们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时,已经追悔莫及了。现在来说说人文景观重建的问题,我去过北京的次数不多,所以对北京的人文景观重建几乎没有什么了解。然而身处武汉,还是有机会登上黄鹤楼的。历史上的黄鹤楼是极其出名的,怀着这样一份憧憬,我登上了黄鹤楼,然而面对这不知道重修过多少次的黄鹤楼,我却有些失落。因为除了外观给人一点古建筑的感觉外,内部的一些设置太现代化了,尤其是那装裱后精致的画卷,我感觉实在太突兀了。所以,相比与这种里外不一的人文景观,我还是喜欢我们金口街道深处破落的小房子。这种感觉或许正如王小波在《北京风情》一文所说:我到过很多城市,就我所见,一座城市的历史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它的建筑。当然我要补充的是,这座城市的建筑必须是它原有的面貌。

在《文化的园地》一文中,王小波指出:做成一件事,需要比呼吁更大的勇气和努力。要是你有这些勇气和精力,不妨动手去做。要是没这份勇气和精力,不如闭上嘴,省点唾沫,使厕所的墙壁保持清洁。

其实,我很好奇小波的脑回路是怎样的,蹲个厕所竟然能蹲出一番大道理来,重点是还让人无法反驳。关于行动与口号,我记得学过一篇文章,文章题目忘记了,但是我却记得从那篇文章里总结出来一句话: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是啊,口号脱离了行动是毫无意义的。另外,这句话重新拿过来看,感觉当初的自己很幼稚,因为这不还是一句口号吗?是的,我现在对喊口号这个东西相当的反感,比如有些人要求我们做这做那时,我的心里就会有个疑问,请问你能做得到吗?倘若你自己都做不到,为何要求别人能做到了。所以我从刘备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悟得了另一个道理:己所不能,勿施于人。试想一下,自己都不能完成的事,却要别人去完成,这和光喊口号不行动有何区别呢?

在《个人尊严》一文中,小波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中国人坐火车时人挤人,这是没有尊严的事。对此,有读者就评论说这不是一个尊严问题,而是一个民生问题。对于这个书友的说法,我表示认同。但是小波的看法何尝不是从另一个角度引发我们思考呢?而我的思考是,为什么很多人不认为挤火车是一个涉及尊严的问题。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上课时的情形,有时我让学生划重点,结果下去一看,有些学生将整段话都划下来了,于是我就送了他一句话——所有的都是重点等同于没有重点。我想,如果把这句话运用在这个问题里,是否可以这样说:当所有人都认为挤火车不是尊严问题的时候就等同于他们没尊严了。只是他们真的没有尊严吗?肯定不是!这只能说明当尊严问题融入一个整体的时候,我们的个人尊严问题往往会被忽视。所以难怪小波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是啊,只有当我们个人首先意识到自己的尊严问题时,我们才能更有尊严的活着。

相关文章

  • 睿智的清醒

    ——读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 断断续续读完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徘徊在脑际的是他的有趣、犀利、特立独行!李银河...

  • 读《我的精神家园》

    第一次读王小波的作品,是一本杂文。感觉有些深奥,可能是年龄和阅历的原因。这本书中,王小波以幽默的方式讲述了社会上我...

  • 读《我的精神家园》

    书名:《我的精神家园》 作者:王小波 001 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要看不如去看小人书。 读至精彩...

  • 读《我的精神家园》

    最近一个礼拜断断续续读完了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听这个书名,就对王小波的精神家园长什么样子十分的好奇,他会怎样...

  • 读《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精神家园》一书我读完了,读完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再回到勒口的本色介绍上来读一读: (关于本书)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 读《我的精神家园》

    “我时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来思考问题,很多烦难的问题就变得易解。人活着当然要做一番事业,而且是人文的事业.......

  • 我的精神家园——读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

    读到一本好书,看了一部好电影,找了个漂亮的对象,是一件让人特别高兴的事情。对于以思维为乐趣的人而言,王小波...

  • 我读"我的精神家园"

    这本书,读了三月有余,是睡前读本。王小波先生的杂文不是很喜欢,前几篇主要提了几个作家,如杜拉斯、王道乾先生、穆旦先...

  • 读《我的精神家园》~33

    文|木君 (一) 王小波,一位有思想的作家,且他的思想很深邃。 王小波,一位满怀深情的作家,且他的情感特别浓烈。 ...

  • 主题班会《法制教育:从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事件谈依法维权》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我的精神家园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我的精神家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我的精神家园》(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mv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