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健骥老师在这本书中总结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上的经验和体会,其中有一个核心是“激创法”,简单说就是激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其中提出重视“预习”的作用,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则着重对学生进行熟巧性的训练。
从一开始有对外汉语教学就有预习,为何还要重申“预习”的作用呢?我抱着好奇心仔细读下去。在我大三实习的时候,我也发现,现在的汉语课堂预习都只是要求学生朗读第二天要学的生词,记住意思,要么就是朗读课文,或做几个课后练习,要求普遍偏低。鲁老师认为,纠其原因,还是教师和学生对预习的作用认识不足。
鲁老师把预习的作用归纳为三点:
1,承上启下。即预习要能促使学生调动他们以前所学、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为下面的课做准备。
比如根据课文题目,插图,PPT等猜测课文内容。我读到这里想,学生预习有书,他怎么控制自己不去看文章而是自己猜呢?后文揭开了谜底,因为有相应的书——《初级汉语精读课本》,这本书体现了鲁老师的“激创法”教学思想,在锻炼叙述能力上,设计了几种练习。我这里简单说一下,如上面提到的猜测课文内容,然后表达出来。在每一课的首页不见课文,而以一副插图和一个问题开始,这是一个课上预习任务,即上一课结束后留出半个小时的时间预习下一课。
再比如让学生做某一方面的归纳、分类,如语素、词语等,不仅仅要求他们就本课的语素词语做工作,而是要求他们把以前学过的都归纳进去,新旧结合,以旧带新,用新的加深对旧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把学过的东西系统化、条理化。
2,解决学生自己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使得课堂教学透明化,也就是让学生在课前就知道课上每一步需要做什么,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起点,课堂时间也得到更合理有效的运用。
3,这些工作,都有助于学生独立学习,学会如何学习语言,这也是“创造式学习”的特点。
以前预习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检查。现在鲁老师强调的预习则是使其成为贯穿于一次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有预习的内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在学生已经做了的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学生可以有效参与课堂。只有学生预习充分了,教师才能“导演”,不然“导演”就可能变成“演员”,全程包办。
那么怎样才算真正的预习呢?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环节,拟定学生上课前要做的准备工作,给每个学生发一份拟预习单,要求学生课前逐项准备。比如生词预习,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教材中包括学过的,找出可能的搭配,近义词或反义词(不是要求每次做所有工作,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做其中的一项或两项)上课时,老师让学生说出找到的搭配,有的会说的多,有的会少,但是没关系,最后师生再一起总结。
再如“汉字回生”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做些汉字工作。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学过的汉字进行归纳。还可以从语素义角度归纳已经学过的和将要学的词语。
预习课文,不仅仅要念一念,也要细化预习工作,如内容方面,一般的理解性问题,要事先提出,让学生准备。需要讨论的问题,也要让学生思考,准备好自己的意见,课上先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引起讨论。
也可以通过预习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如每次预习中,指定几个生词让学生自己查词典,找出符合本文的意义,分析语素义。
在这过程中,学生能学会如何观察、吸收语言,如何使用工具书、图书资料。这样也是做到了“授人以渔”。
鲁健骥老师的“重视预习”的观点我很赞同,如果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除了启发学生,还能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那么何乐而不为呢?我认为除了教材上的相应搭配外。教师的“导演”作用很重要,因为如果教师把握不好学生“演员”的预习的度,也掌控不了课堂上学生“演练”的度,那么整个课堂就会陷入混乱,无法按时完成教学进度。所以教师的“掌控”能力很重要。
除此之外,我认为还要考虑实际情况来实施,这种真正的预习,更适合应用于汉语长期学习者,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汉语学习。当然这不一而论,在短期班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适当调整预习计划,真正发挥预习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