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若
偷得浮生一日闲,且去故居访明楼。
撤去懒骨,早起坐车,到达目的地花明楼景区。印入眼帘的尽是深红屋檐,雪白墙面的房屋,整排而立,错落有致,不失韵味。冷风袭来,断不了我的探寻之路。
第一站,刘少奇纪念馆。从入口进,抬眼,刘少奇的伟岸而庄重的铜像呈现眼前,之后便是其纪念馆。本来对政治人物知之甚少的我,如若不是来这故居,我也不会对刘少奇有更深的了解。这一代伟人堪称为伟人,也定是有过人之处。或许无需我多做介绍,大家对他的事迹已经了然。
第二站,刘少奇故居。对于生平有所了解之后,便开始探索刘少奇的老家了。那黄色的土砖房在这幽冷的天气里,也是少有的安静与祥和。进入室内,具体到底几室几厅,我倒没有细数,但还是知道基本的厨房,卧室,大厅,杂物室,猪圈都未曾少,竟还有一间专门的烤火房。其间摆设实为简单,一张简单的四方桌中间竖着一根长棍,还悬着几块肉,倒也稀奇。印象深刻的还属刘少奇的书桌。书桌迎窗而置,桌面上还有一些陈旧的痕迹,阳光洒落在桌,让人忍不住想到曾几何时,刘少奇坐于桌前,伏案思考或是挑灯夜读之景。
诸如此类的故居,见过不少,那陈旧的摆设,总能引起一些思考。或许,我们不曾真正见识伟人当时所住时的场景,但是也能明白一二,伟人不易,生活亦多艰。
第三站,花明园。园内烟雾缭绕,那烟雾似是应景而留的白衣仙女,在园内自由穿梭。进入园中,可见一片梅花树。"墙角数只梅,凌寒独自开”之景倒是没见到,唯有朵朵梅花含苞欲放之景。星星细雨,丝丝寒风,朵朵花苞无惊,无扰,亦无忧。今日的园中,少了往日的人群喧嚣,多了一份洒脱与自在。此时并非烟雨三月,此地也并非江南,然却有烟雨江南景。花明楼,寒风中欣然而立,如若登峰造极之人,立于高处,俯视群雄,傲岸而雄伟,然又不失优雅和从容,在这萧索的冬日里静观一切。花明楼前的静叶湖,无风无雨时,湖面静若明镜,偶遇细雨滑落,涟漪泛起,如琴音初现,不知动了谁的心?园中还有一架飞机,是刘少奇曾经坐过的。那飞机可曾也因载过刘少奇而觉得无比的荣耀?这我也是不得而知了。还有那修养亭,独立于园中一侧,静气而立,修身养性,不负其名。
下午而归,天空有放晴之意,却无天晴之景。但我心依然。
我于烟雨蒙蒙中寻觅你,以待他日回忆,我也定忆之嫣然。
写于2015年1月13日,再次修改于2022年6月2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