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你朗诵一首诗的时间
作者:啊行
早起,站在阳台床边发呆,无意地看向窗外,发觉一排绿树抽出绿芽嫩叶,清新的空气中满是春意。近日确实感觉春风和煦,看到骑着单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人似乎也沾染了春天的活力……相比家里似乎只有夏冬两季,不禁感叹:“嗯,春天。这里真的是四季分明。”
然后在上午读到一首诗,竟被柔柔地击中心灵。
(宦游人:离家做官的人。 物候:自然界的气象和季节变化。 淑气:暖和的天气。)
整首诗的大意是:
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
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翻译来源:教育资源网)
很赞同倪其心老师的评析:“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他却象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首联写得真好,读到时差点儿拍掌叫绝!
诗一开头就发感慨,说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言外即谓,如果在家乡,或是当地人,则习见而不怪。(倪其心)
正是如此!这写的不就是早上心生感慨的我吗!真的是要拍掌叫绝。
小学、初高中都在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哪有什么四季,顶多为冷空气来了、又是南风天、可能有台风哦之类的冬夏明显变化做点措施,对于叶子变黄、树木发芽这种不知不觉的变化几乎没有注意过。然而,来北京近三年里,还是会对绿芽嫩叶感到惊喜呢。
虽然这首诗的作者是从中原到江南的小官,但和我这个为了上学北漂在京的年轻人是一样的嘛,思乡情感、触景生情无论古今皆是如此。
当然他还有些仕途失意,所以我也不至于难过到要“归思欲沾巾”~(古代文人墨客好像还蛮直接,诗句中常常说“泣”“涕”“泪”要“沾巾”的,也不会像今天一样什么假装坚强,哈哈)
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 晴光转绿蘋。
“前人欣赏这首诗,往往偏爱首、尾二联,而略过中间二联。其实,它的构思是完整而有独创的。起结固然别致,但是如果没有中间两联独特的情景描写,整首诗就不会如此丰满、贯通而别有情趣,也不切题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的精采处,恰在中间二联。”虽然倪其心老师是这样认为的,但我觉得大家偏爱首尾二联也有其道理。毕竟首尾二联直接表现出人物的思乡情感,简洁干脆的更能打动人心。中间二联美则美哉,可惜我等俗人现在也没看到这么美的景色,除了一点儿绿树小草,周围都人工用地和建筑。
不过后来细究一下,是不是真的“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呢?我想,此处用“常”字比“独”字更符合现实,因为即使是当地人,如果心思细腻、情感丰富也会对季节变化有所感触,而一个并不关注周围环境的异乡人,也未必会惊奇于自然景色。但为了突出作者的孤独愁苦,用“独有”“偏惊”更能表达出其情感吧。
至此,一时的思乡愁绪,反倒被偶然看到的一首好诗,及它带来的如获至宝之感冲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