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部门不到两个月,做了两件给小伙伴压力的事情:1.日报制度与周会制度;2.项目管理制度。
昨天下午,跟部门的小伙伴1对1深度沟通了一下。一个是了解小伙伴目前工作的状态,二个是对一个多月之前的工作调整回访。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两个发现。
1.日报让大家工作目标更清晰
观察了一个月以后,于两周前我在部门内部实行了日报制度和周会制度。每天在工作群里打卡,汇报每天的产出,也就是最终的成果有哪些。每周开一个周会,也就是每周五,会要求总结本周的工作进展,并安排好下一周的工作任务。其实推出时,有点害怕大家抵触,因为一旦日报,有没有产品就会直观呈现出来,大家会有压力。
果然,这个制度刚刚出来的时候,项目经理给我汇报过两次,说是大家对打卡比较反感,或者觉得特别有压力。但我没有放弃。昨天的回访里面,我重点问了这个问题,其实大家给我的反馈是,日报没什么,只不过把平时做的工作整理了一遍而已。同时,有了日报,每天的工作目标更清晰了。
日报和周会让目标更清晰,工作方向更明确,这不让我意外。意外的是,这种清晰的目标,只是在最初给大家带来了一定压力,是执行下去时候,反而让大家心里更加轻松。
这更也让我意识到,大家在工作中,其实需要有清晰的工作目标,有清晰的工作任务,而不是混沌一片。有了清晰的职责、目标,大家工作起来会更轻松,至少不存在其他的压力。
2.每一个人都渴望成长
一个月前调整了每个伙伴的工作职责以后,让每个人负责一个环节,把这个环节所有事项都当成自己的项目来管理,来建立环节的标准、决定最后的定稿状态。这个事情布置下去以后,大家都表示压力巨大。工作氛围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中间项目经理还说希望回到原来的状态,也被我否决掉了。
但是一个月以后,我和大家沟通时,大家都能非常清楚地讲出自己管理环节中发现的问题、已经改进的地方、还需改进的空间,会有意识地去管理自己这个环节的工作,会梳理好事项,优化事项管理办法。当小伙伴跟我谈及这个事项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是抱怨的状态,而是很积极的状态。
这里,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为了讨好领导给了这样的答复。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因为大家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而给的自己的肯定。
有成长,有进步,才会有未来。我想,这是成长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因此对于小伙伴来说,他们都会认识到这一点。
而压力是成长最好的催化剂。压力之下,才会有对个人瓶颈的挤压;挤压之下,才会有瓶颈的破碎;破碎之后,就是迸发的成长。
网友评论